管理者不要做“秀才”

中国总裁培训网 2010-07-30 15:50:53   
    在中国古代,秀才是文化人的标志,也是一个人身份的象征。但在实际生活中,“秀才”一词却颇具讽刺、挪揄之意,快成为一个贬义词,其原因也就在于这些“秀才”们不懂世故、书生意气,结果在现实中导致曲高和寡。尤其是那个叫着“荷薪者过来”的秀才几乎成了一种千古笑料。

    在现实中,很多科班出身的企业的管理者,特别是受过专业训练的管理者、MBA的学生们,都喜欢扮演着“秀才”的角色,在管理实践过程处处炫耀自己的专业和学问,喜欢用自己的、专业的语言当做管理术语来指导管理实践,结果却是处处碰壁,根本无法沟通。其实,管理语言就是被管理者的语言,象“黑猫、白猫,抓住耗子就是好猫”,“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等等这些管理口号,读起来朗朗上口,便于记忆和理解,根本不需要培训就知道是什么意思,传播效率高。

    所以,管理学的语言绝不是有效的管理语言,比如“愿景”,如果我们要跟工地上的民工和工厂里的工人讲什么是愿景,那一定是非常费力,一定要经过多次反复的培训才能弄明白。还有很多企业都在搞“执行力”一词,这其实有人是翻译得最差的一个管理词汇,管理者们实实在在地把简单问题搞复杂了。因为执行力其实就是一种“想到了就马上去做”的意思,说白了就是一种态度,但这样一来却让人感觉把员工、下属只当成工具了。

    还有,“企业文化”也是个非常差的翻译词汇,至今很多企业得管理者可能连自己都不甚了了,所以,很多企业文化变成了标语口号、根本无法落地——都不理解的东西怎么落实?这也需要不断对员工进行大量培训,才能让大家知道,原来“此文化”非“彼文化”。其实,企业文化就相当于我们每个家的家风,相当于我们自己的性格一样简单。如“正德厚生,臻于至善”这句口号是中国移动的企业文化,中移动大张旗鼓地进行宣传,但估计十几万的移动员工可能都不知是什么意思,而另外一个企业文化“用双手改变命运”,全中国人几乎都懂了,这才是管理者应该使用的语言。

    管理的意义是把复杂问题简单化,把专业问题通俗化,是把零散问题系列化。这样才能使管理产生效果。这就需要管理者们先将自己变简单,将理论来指导管理实践,最后再用实践来创新理论,而不是变成食古不化的秀才,希望管理者们多多努力!

免责声明:

本网转载内容均注明出处,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不良信息举报:0595-22686788][给福建轻工商会提意见][网站地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