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制造业成本差距日渐缩小

中国经济网 2015-01-15 15:06:31   

    波士顿咨询集团(BCG)近期公布了一份研究报告,将出口排名世界前25位经济体的制造业成本进行了量化比较。报告选取了工人工资水平、劳动生产率、能源成本、汇率水平作为决定制造业成本竞争力的关键因素。研究显示,中国作为低成本制造业大国的竞争优势正在逐步丧失,温和的薪酬增长、高效的生产技术、低廉的能源价格以及美元汇率走低,越来越多的美国企业与其他国家跨国公司未来会选择在美国境内进行生产。

  波士顿咨询集团的全球制造业成本竞争力指数以美国为基准(100)。中国制造业对美国的成本优势已经由2004年的14%下降到2014年的4%,这就表示目前在美国进行生产只比在中国进行生产贵4%该研究报告认为,按照目前的发展趋势,中国对美国的制造业成本差距在2020年左右将不复存在。

  劳动力成本方面,目前,中国制造业小时人工成本约为3美元左右,而美国制造业小时人工成本在35美元左右,从数量看,我国仍具有较为明显的优势。但从发展趋势看,2004-2013年,我国制造业小时人工成本增长超过200%,年均增速超过10%;而同期,美国增长幅度仅为27%,年均增速不足3%

  劳动生产率方面,从绝对量来看,目前我国制造业劳动生产率不足美国的10%,而在高端制造领域,美国劳动生产率是我国的20倍以上。从增长趋势来看,过去10年中,中国制造业劳动生产率提高100%以上,低于制造业工资成本增幅;而同期,美国制造业劳动生产率年均增速接近5%,高于劳动力成本增长速度。

  资源与能源方面,美国制造业成本优势增强的原因还在于北美丰富的资源以及能源。高盛在其2013年前景展望中指出,美国的可开垦土地面积比中国多出5.3倍,水资源是中国的4.6倍。2004-2013年,我国工业用电价格上涨了66%2013年我国工业平均电价0.58/度,比美国高出30%左右),工业天然气价格上涨了138%;而美国的页岩油气革命使则其能源价格出现下降。

  在税率方面,自2004年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上升超过30%,给中美两国制造业成本优势对比带来显著影响。从税率看,我国的优势也并不明显。目前在我国经减免后的本土和跨国公司实际税率在都22%左右;而在美国,本土和跨国公司经减免后的实际税率分别在23%28%左右。

  目前,中美两国制造业的“成本竞争力”越来越近,意味着我国制造业必须尽快重新塑造竞争力,“世界工厂1.0版”必须尽快升级到“2.0版”、“3.0版”,才能保持在世界市场上的相对竞争力。

免责声明:

本网转载内容均注明出处,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不良信息举报:0595-22686788][给福建轻工商会提意见][网站地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