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工贸易活动发展路径分析

中国经济信息网 2007-11-16 8:42:55   
 

    一、战略转型与加工贸易活动
  外贸与经济发展战略包括进口替代战略和出口导向战略。进口替代战略通过高企的关税壁垒、严格的进口配额制度、高估本币价值或实行多重汇率等措施严格限制产品进口,并对本地产业进行保护,以行政手段配置资本、原材料和劳动力资源将其优先用于被扶持的重化工业。出口导向战略则把经济活动重心从以本地市场为主转向以国际市场为主,对出口企业给予减免税收、低息贷款、增加补贴等优惠政策,对需从国外进口的资本品、中间产品等实行减免关税并放宽进口配额,低估本币价值以降低出口商品的外币价格,增强企业和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总之,在进口替代战略之下,经济发展主要依托国内资源和国内市场;而在出口导向战略之下,经济发展则要更多地依靠外部资源和国际市场。
  二战以来,许多发展中经济体先后走上了进口替代之路,试图通过发展重化工业实现对发达国家的赶超。1950年末,东亚的中国台湾地区(以下简称台湾)、韩国及拉美的智利、阿根廷等纷纷转向出口导向战略。笔者认为,放弃进口替代战略的原因有四:第一,成效欠佳。以韩国、阿根廷为例,1949~1960年间,两个经济体GDP的实际增长率仅有3.8%和3.6%,出口增长率仅为2.1%和0.3%,事实说明,这是一种对经济增长和出口都不怎么有利的发展战略。第二,违背了比较优势原则。以台湾为例,1952~1960年GDP实际增长率为7.6%,同期出口增长率为4.3%,这说明台湾的经济增长动力主要源自岛内。但台湾的资源和市场有限,制约了经济可持续发展。当时台湾拥有劳动力成本优势,却没有按照比较优势原则参与国际竞争,这是其出口不畅的主要原因。第三,与贸易自由化趋势相悖。关贸总协定为推动贸易自由化进行了若干轮关税减让谈判,而进口替代战略要求实行严格的保护贸易政策,深沟高壑虽然隔断了外部对本地经济的冲击,却也放弃了分享自由化进程中贸易利益的权利。第四,与经济全球化趋势不符。1950年,跨国公司为获得全面的竞争优势,将产品生产环节按比较优势在全球范围内重新进行了国际分工。但是,进口替代战略下的保护政策使本地难以成为跨国公司产业转移的目的地,从而使发挥劳动力成本优势的可能性变得极其渺茫,经济赶超也就成为一种奢望。
  战略转型之后,台湾、韩国等经济体都有了较好的表现。1960~1973年间,台湾和韩国的实际GDP年均增长率分别达到10.4%和8.9%,出口增长率分别为28.7%和42.3%。相反,智利和阿根廷的改革因为整个社会缺乏共识一直在扭摆,政治动荡,政策变化无常,没有真正实现战略转型。1960~1973年间,智利和阿根廷的出口增速虽然达到了7.4%和8.9%,但物价上升幅度则达到了42.9%和27.5%,实际GDP年均增长率仅有3.4%和3.1%,各方面表现都较差。
  由此可见,出口导向战略是开展加工装配活动的必要条件,能否成功实现战略转型将会直接影响到出口和经济表现。
  二、贸易自由化与经济全球化的选择
1950年以后,国际上并行出现了贸易自由化与经济全球化两种趋势,前者在关贸总协定(WTO)的主导下进行,旨在降低乃至消除贸易壁垒;后者在跨国公司的推动下开展,各经济体根据比较优势原则其中(对发展中经济体来说就是参与加工装配活动)。战略转型之后,发展中的经济体无一例外地选择了通过加工装配活动参与经济全球化这一能够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的有选择的开放策略。这是因为:相对于自由贸易制度来说,加工贸易活动只将具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力市场开放给外部资本,是一个能够吸引外资到出口产业的次优选择。发展中经济体对自由贸易多有保留,是因为它们的资本密集部门没有优势,全面开放势必会冲击本地幼稚产业,面临巨大的经济风险。而且加工装配活动提供了外商直接投资(FDI)从国际社会进入发展中经济体的通道。经济发展归根结底是要改变资源结构,增加资本在资源禀赋中的相对丰裕程度。与丰富的劳动力资源相比,当今发展中经济体的资本资源相对短缺,通过建立出口加工区就能够吸引大量的FDI进入劳动密集型的加工出口产业,优化资源结构。与所有领域允许外商投资相比,开展加工装配活动有更小的国内政治风险。加工装配活动是一项两头在外的活动,也是多数发展中经济体全面参与全球化进程的第一步,对原材料进口、加工装配和加工产品出口实施的全程监管,将有效避免外资对民族工业和经济的控制。

    三、从加工装配活动到加工贸易活动
  加工装配活动仅指加工装配环节,加工贸易活动还包括研发、零部件制造以及产品销售等环节。如果能够大幅度增加出口,吸引FDI并解决大量劳动力就业,加工装配活动就是成功的;而对加工贸易活动来说,只有产生了内部联系效应并获得了技术溢出和本地经济发展才是成功的。加工装配活动取得成功的经济体,如果不能在劳动力成本上升时向其他环节延伸,实现产品和产业升级,仍有可能丧失在加工装配活动乃至在加工贸易活动中的地位。
  东亚是最早承接加工装配活动的地区,也是加工装配活动开展比较成功的地区。但是,随着劳动力成本的大幅度上升,后续发展问题便相继暴露出来,技术转移、后向联系成为决定加工贸易活动和区域经济发展成败的关键。
  获得技术溢出的途径有在职培训、质量控制和市场营销,签署技术合作协议是获得技术溢出的另一个途径,它可使原材料和零部件生产商的技术得以升级,当地企业生产的中间投入品的质量得以提高,质量控制和生产工艺得到改进。技术溢出中的知识外溢,使原来在加工企业工作的雇员有能力开办自己的加工企业。实践证明,台湾和韩国在这些方面是成功的,为达到上述目的,台湾和韩国做出了相应规定。比如,台湾规定出口加工产品的本地增加值不能低于25%;韩国在1979年设立了一项基金,鼓励加工企业购买韩国生产的机器设备,还对从国内购买原材料的加工企业提供优惠贷款,台湾还通过建立科学园区,实现了从劳动密集型到技术密集型即从加工装配活动到加工贸易活动的转变。
  在后向联系方面,台湾和韩国也有较好的表现。在台湾,25%~50%的原材料在本地采购,数以千计的为加工企业配套的本地企业开始生产原来需要进口的原材料、部件及设备。而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本地采购率只有15%,马来西亚只有3%,净出口都在20%以下,转包形式的后向联系也很有限。这是它们不能由加工装配活动成功向加工贸易活动转变的主要原因。我国大陆自1990年以来,加工贸易净出口比率稳步提高,2004年达到55%,仅机电、车辆和光学等资本密集型加工产品出口就占加工出口的49%,说明我国大陆在加工贸易中获得的技术溢出要明显好于东南亚多数国家。
  四、大陆在加工装配活动前后期表现的迥异原因
  研究表明,我国大陆的加工装配活动已实现4000多万人就业,缓解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压力,增加了收入,为解决“三农”问题立下了汗马功劳,1985~2005年加工贸易顺差累计超过6600亿美元,为平衡国际收支发挥了重要作用,此外还带动了经济增长和综合国力的提高,获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显著。从这个意义上说,目前我国的加工装配活动较成功。
  但是,大陆的加工出口却经历了初期的缓慢成长,这是因为:第一,基础设施落后。研究表明,落后的基础设施将会抵消劳动力成本方面的优势。早期的加工出口集中在经济特区,相对落后的基础设施成为加工装配产业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第二,吸引FDI的数量不大。与其他发展中经济体一样,资本严重缺乏是当时我国大陆资源结构的主要特征,加工产业的建立和发展必须依托外部资本,这也是成功开展加工装配活动经济体的经验总结。但是,1991年之前我国大陆利用外资的规模很小,且主要来自有文化与种族渊源的香港和澳门,利用外部资本发展加工出口产业的效应并不明显。第三,劳动力流动的限制。发展加工产业需要一支数量庞大的低成本的劳动力大军,但我国大陆的劳动力市场结构限制了劳动力的合理流动。从1958年起实行的以城乡分离为主要特征的户籍管理制度,对农村和城镇劳动力实行分开管理,农村劳动力不能自由进入城镇寻找工作,中小城市的劳动力也不能自由迁徙到大城市,造成了城镇劳动力市场与乡村劳动力市场的分割,改革开放初期,户籍制度仍限制着劳动力的流动。由于加工产业就业市场属于次要劳动力市场,工资低、工作条件差、就业变化性大、晋升机会很少,所以城市劳动力宁愿等待就业机会,也不愿到加工企业谋职(不包括少数加工企业管理人员),而户籍限制使农村剩余劳动力缺乏流动性,加工企业所需劳动力就只能来自邻近的农村地区,数量有限,阻碍了加工装配活动的进一步开展。

  与东南亚国家相比较,我国大陆的加工装配活动更为成功,这其中有特殊的原因。第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为加工企业提供了大量低成本和高素质的劳动力。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农业劳动生产率快速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始出现。1990年以前劳动力以省内流动为主,随着对农村劳动力流动管制的放松,流入沿海地区加工企业的外省廉价剩余劳动力越来越多,为加工装配活动的进一步开展提供了基础条件。根据《世界发展指标2001》的数据,1995~1999年期间制造业每个工人的劳动力成本,我国大陆仅为729美元,相当于美国的1/40、日本的1/43、韩国的1/15、泰国的1/4,甚至比印度还低。由于在加工企业就业的农民工的相对收入更低,所以我国加工装配环节的比较优势更强。第二,如果说之前外商还对我国大陆的对外开放有疑虑的话,1992年的邓小平“南巡”真正给外部资本吃了一颗定心丸,外资尤其是跨国公司资本大量进入就是明证,自此大量外资进入了加工装配产业,为加工出口的发展注入了活力。我国大陆的经济体制改革与对外开放之间相得益彰的关系在加工装配活动上得到了最好的体现。第三,加工装配活动集聚效应明显。加工贸易中委托人和加工企业相互搜寻都要付出成本,一个具有深度的市场可以降低搜寻成本,拥有丰富劳动力资源的经济体有潜力承接更多的生产订单,委托人在一个有众多加工企业的市场上能更容易搜寻到符合其质量要求的合作伙伴,对加工企业来说也是如此。我国大陆加工装配活动的良性互动已经产生了明显的集聚效应。
    综上所述,本文可以描绘出加工贸易活动的发展脉络。首先,必须实行出口导向战略;其次,要以劳动力成本优势参与跨国公司主导的国际分工;再次,要实现从加工装配活动向加工贸易活动的转变,实现加工环节的升级。当然,在这一进程中,努力改善基础设施,加大措施利用外资,实行农业制度变革以解放农村剩余劳动力,减少对劳动力流动的限制,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对开展加工贸易活动同样重要。

免责声明:

本网转载内容均注明出处,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不良信息举报:0595-22686788][给福建轻工商会提意见][网站地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