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劳动力短缺现象日渐凸显
中国社科院最近一份报告称,逾七成农村无青壮劳力可转移
本报讯 日前,中国社科院发布2007年人口与劳动绿皮书,绿皮书指出,全国3/4的村已无青壮年劳动力可转移,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增长速度逐年下降,预期在“十一五”期间劳动力供给长期大于需求的格局将逆转。
这份人口与劳动绿皮书《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之八:刘易斯转折点及其政策挑战》近日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绿皮书指出,目前发端于中国沿海地区并且蔓延于全国的劳动力短缺现象,将预示着中国二元经济结构正在发生转变,即中国经济发展的“刘易斯转折点”正逐步呈现。
绿皮书称,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都要经历一个二元经济发展的过程。突出的特征是农村劳动力的剩余为工业化提供低廉的劳动力供给,工资增长较慢,雇佣关系不利于劳动者,城乡收入差距持续保持。按照发展的逻辑,这个过程将一直持续到劳动力从无限供给变为短缺,增长方式实现一个质的飞跃,进入现代经济增长阶段。由于二元经济发展的理论框架,是由经济学家刘易斯提出的,因此,这个劳动力从无限供给到短缺的转变,即是二元经济结构转换,也被称为“刘易斯转折点”。
绿皮书指出,近年来,随着农村劳动力不断向非农产业转移,中国农村青壮年劳动力供求矛盾突出,调查显示,3/4的村已无青壮年劳动力可转移,青壮年劳动力的短缺现象正在由沿海向内地蔓延,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正在逐步向供不应求转变。绿皮书指出,作为衡量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变化的晴雨表,根据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系统调查显示,2003年~2006年间,中国农民工人平均月工资持续增长,增速逐年加快。2003年~2006年,到本村以外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农民工,人均月工资由781元增加到953元,增长22.0%。
另据报道,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等不久前对农村劳动力利用状况也进行过一次全面调查。调查覆盖17省、区,2749个行政村。从调查看,74.3%的村庄认为本村能够外出打工的青年劳动力都已经出去了,只有1/4的村认为本村还有青壮年劳动力可转移。这个比例在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分别为71.6%、76%和76.4%。
与上述调查不同,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网站最近刊登的一份分析报告却认为,中国劳动力供大于求的基本态势仍会持续。从“十一五”期间看,年度劳动力供求缺口仍在1200万人左右。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在今年年初组织开展了“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就业情况调查”和“企业春季用工需求调查”,并结合全国120个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登记的职业供求信息,对目前劳动力市场的供求状况进行了研究分析。
报告中指出,中国的基本国情是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丰富。从长期看,由于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人口生育高峰,形成了当前和未来20年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维持在65%以上的较高水平。从“十一五”期间看,城乡新成长劳动力年均达2000万人。全国城镇每年新增劳动力1000万人,加上需要就业的下岗失业人员和其他人员,每年需要安排就业的达2400万人。从劳动力的需求看,按照经济增长保持8%~9%的速度,每年可新增800万~900万个就业岗位,加上补充自然减员,可安排就业1200万人左右,年度劳动力供求缺口仍在1200万人左右。而在农村,虽然乡镇企业和进城务工转移了2亿人,由于土地容纳的农业劳动力有限,按1.7亿计算,则农村富余劳动力还有1.2亿以上。报告由此总结,从总体上看,在未来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城乡劳动力供大于求的基本态势将长期存在。
本报讯 日前,中国社科院发布2007年人口与劳动绿皮书,绿皮书指出,全国3/4的村已无青壮年劳动力可转移,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增长速度逐年下降,预期在“十一五”期间劳动力供给长期大于需求的格局将逆转。
这份人口与劳动绿皮书《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之八:刘易斯转折点及其政策挑战》近日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绿皮书指出,目前发端于中国沿海地区并且蔓延于全国的劳动力短缺现象,将预示着中国二元经济结构正在发生转变,即中国经济发展的“刘易斯转折点”正逐步呈现。
绿皮书称,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都要经历一个二元经济发展的过程。突出的特征是农村劳动力的剩余为工业化提供低廉的劳动力供给,工资增长较慢,雇佣关系不利于劳动者,城乡收入差距持续保持。按照发展的逻辑,这个过程将一直持续到劳动力从无限供给变为短缺,增长方式实现一个质的飞跃,进入现代经济增长阶段。由于二元经济发展的理论框架,是由经济学家刘易斯提出的,因此,这个劳动力从无限供给到短缺的转变,即是二元经济结构转换,也被称为“刘易斯转折点”。
绿皮书指出,近年来,随着农村劳动力不断向非农产业转移,中国农村青壮年劳动力供求矛盾突出,调查显示,3/4的村已无青壮年劳动力可转移,青壮年劳动力的短缺现象正在由沿海向内地蔓延,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正在逐步向供不应求转变。绿皮书指出,作为衡量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变化的晴雨表,根据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系统调查显示,2003年~2006年间,中国农民工人平均月工资持续增长,增速逐年加快。2003年~2006年,到本村以外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农民工,人均月工资由781元增加到953元,增长22.0%。
另据报道,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等不久前对农村劳动力利用状况也进行过一次全面调查。调查覆盖17省、区,2749个行政村。从调查看,74.3%的村庄认为本村能够外出打工的青年劳动力都已经出去了,只有1/4的村认为本村还有青壮年劳动力可转移。这个比例在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分别为71.6%、76%和76.4%。
与上述调查不同,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网站最近刊登的一份分析报告却认为,中国劳动力供大于求的基本态势仍会持续。从“十一五”期间看,年度劳动力供求缺口仍在1200万人左右。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在今年年初组织开展了“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就业情况调查”和“企业春季用工需求调查”,并结合全国120个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登记的职业供求信息,对目前劳动力市场的供求状况进行了研究分析。
报告中指出,中国的基本国情是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丰富。从长期看,由于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人口生育高峰,形成了当前和未来20年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维持在65%以上的较高水平。从“十一五”期间看,城乡新成长劳动力年均达2000万人。全国城镇每年新增劳动力1000万人,加上需要就业的下岗失业人员和其他人员,每年需要安排就业的达2400万人。从劳动力的需求看,按照经济增长保持8%~9%的速度,每年可新增800万~900万个就业岗位,加上补充自然减员,可安排就业1200万人左右,年度劳动力供求缺口仍在1200万人左右。而在农村,虽然乡镇企业和进城务工转移了2亿人,由于土地容纳的农业劳动力有限,按1.7亿计算,则农村富余劳动力还有1.2亿以上。报告由此总结,从总体上看,在未来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城乡劳动力供大于求的基本态势将长期存在。
· 我四家会员企业通过欧盟日用陶瓷反倾销新出口商复审 | |||
· 废瓷100%再利用 ,景德镇国内首创废瓷回收新工 | |||
· 告别营业税,拥抱增值税新时代 | |||
--------------------------------------------------- | |||
· 美国税改后,世界会怎样? | |||
· 港口反垄断降低进出口物流成本 | |||
· 出货注意!法美俄等多国海关有新规定, | |||
--------------------------------------------------- | |||
· “一带一路”专利保护的新思考 | |||
· 阿根廷发布对华陶瓷卫生洁具反倾销初裁 | |||
· 欧盟日用陶瓷反倾销案期中复审公告 | |||
--------------------------------------------------- |
免责声明:
本网转载内容均注明出处,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不良信息举报:0595-22686788][给福建轻工商会提意见][网站地图]。
即时资讯 |
本月排行榜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