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转内销,必须知道的信用风险

中信保厦门分公司 2020-07-24 10:31:54   

01隔离的国内国际市场

 

据统计,2019年我国消费品零售总额约41.2万亿元,出口约17.2万亿元,国内市场规模是国际市场的几倍之巨。中央提出“充分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互相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有着深远意义。 但国内国际两个市场间似乎有一道无形的屏障,不少征战国际市场几十年的老外贸人,一谈到国内贸易就显得信心不足。 两个市场,产品不能无缝衔接是一个原因。一家大型专业外贸公司的负责人说,其公司出口的商品可以直接在国内销售的比例不足10%,有产品式样的原因,也有品牌的原因,还可能涉及质量标准的不同。 不少外贸人,谈内贸色变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国内的信用环境。货物销售后,拿不回货款的比比皆是。 为解决这些问题,近期中央密集出台相关政策,给出口转内销营造好的环境。可以说,打通国内国际市场不是权宜之计,而是着眼长远的战略之举。 近期,企业对国内市场信用风险的关注度非常高,今天我们专门聊聊这个话题。

 

02赚价差,还是赚利差

 

货物买进再卖出,正常的贸易赚的是货物差价。但是,一些企业在货价上没有优势,却有资金上的优势,在货物销售的同时给予买家较长期限的资金融通,从而获得融资收益,这也成了不少企业开展国内贸易的切入点。 更有甚者,一些有资金实力的企业,为了达到向其他企业放贷的目的,包装成贸易的形式,从事“融资贸易”。也就是说,这个贸易本来不存在,为了融资的需要,无中生有编出来一个贸易,来规避国家相关监管。 做资金生意,利润高,风险当然也高。当一个企业无法从正规的金融机构获得融资,转而向其他企业融资时,其本身的经营和财务状况可想而知。今年,国家出台了大量政策支持企业融资,在这样的背景下都无法获得银行贷款的企业,其风险尤为明显。 当年大量的钢贸坏账影响了一大批大宗物资贸易企业,希望历史不要重演。

 

03代理进口,水很深

 

说到国内贸易,绕不过代理进口,业务源头上也是资金问题。 进口和出口,在结算方式上有天壤之别,进口大多采用预付款或者信用证的方式。一些企业苦于没有足够的能力支付预付款或开立信用证,只能通过其他外贸公司进口,这些外贸公司再以国内贸易的方式销售给实际需要进口货物的企业。 代理进口,包括进口端和国内流转环节。这里主要谈谈国内流转,外贸公司除了面临被拖欠的风险,还可能遭遇代理进口一些特有的风险。 首先是道德风险,这种情况往往发生在国外供货方和国内委托方串通的情况,联合套取代理进口人的资金。情况比较恶劣的,还可能以明显偏离正常的价格行诈,上海曾发生过代理进口木材联合诈骗案,100多万美元的货物被做成500多万美元,货物进口后委托方直接破产。 代理方虽然不参与实质性谈判,但在业务执行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同时与上下游发生关系,容易卷入贸易纠纷。浙江绍兴曾经发生过多起外贸公司代理进口纺织机器而被连带的案件,苦不堪言。 代理进口业务还有一个仓储风险,很容易被忽视。当年全国范围内发生了好多起代理进口PET原料被工厂擅自提货的情况,代理方遭遇钱货两空。

 

04内贸相比出口,信用风险大在哪

 

我们再把目光回到普通的国内贸易。 按理讲,出口的风险因素更多,风险也更大。除了面临买家的商业风险,还会有出口目的国(地区)的政治风险。实际情况,不少企业感觉国内贸易似乎风险更大。国内贸易的风险,到底大在哪呢? 大企业长期严重拖欠货款是一个突出问题。据有关部门统计,截至2019年12月,各级政府部门和大型国有企业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逾期欠款达8900多亿元,已清偿拖欠账款6600多亿元。 甚至有民企老板呐喊:中小企业的危机不是疫情,而是被大企业长期严重拖欠。 也正是这样的背景下,近期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签署国务院令,公布《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自2020年9月1日起施行。这可谓是广大中小企业的福音。 内贸相比出口,还有更难控制的链型风险。具体讲,有两个风险链。 其中一个是产业链。企业出口,其收汇风险大多呈现点状,也就是说,风险是独立发生的,出口市场和买家往往分布在世界各地,买家之间独立性强,较少发生整个产业链互相影响发生收汇风险的情况。 国内的情况大为不同,产业链一环套一环,一个环节出现问题,收款风险就会向上游一层层传导。 还有一个链是企业链。企业间通过关联交易,或者互保,使得一家企业的信用风险深受其他企业的影响。 不论是产业链风险,还是企业链风险,都难以对单一风险标的进行全面评估和管理,应收账款的风险自然也更大。

 

05国内贸易和信用保险

 

内贸的风险,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信息不对称。出口时,一旦某个买家存在信用问题,通过中国信保的联网机制,可以快速的把这种信息传递给其他企业。我国出口信用保险的渗透率已非常之高,这种机制可以很好的发挥作用。 内贸显然还不具备这个条件。虽然我国有征信系统,那主要针对金融领域,难以对贸易领域的风险信息进行联网控制。 相比国内贸易交易额,我国国内贸易信用保险规模还比较小。也就是说,目前还没有一种机制可以集合内贸的风险信息。 随着出口转内销力度的加大,企业对国内贸易信用保险的需求或出现大幅上升。国务院办公厅在6月印发的《关于支持出口产品转内销的实施意见》中也明确“支持保险公司加大对出口产品转内销的保障力度,提供多元化的保险服务”。 受多重因素影响,我国出口信用保险政策力度远超国内贸易信用保险。在现有政策环境下,国内贸易信用保险的资源会比较稀缺,短期内需求大于供给是大概率的。 那么,什么样的企业更容易获得国内贸易信用保险支持呢?除了相关业务符合国家政策方向,自身业务的风险或许是一个重要因素。在寻找国内贸易信用保险之前,这几个问题企业可以事先评估。 业务逻辑是否合理?前面做了这么多铺垫,国内贸易的风险,很大程度来自于业务逻辑不合理。企业如果希望通过不合逻辑的业务赚取额外的利润,或者业务中带有太多投机因素,这种业务也就难以被保险公司接受。举个例子,买家下游回款需要90天,提出90天赊销,这是合理的逻辑。如果给买家赊销180天,这已经不是正常的贸易融资了,而是相当于给了买家流动资金贷款,这就是不合逻辑的业务。 风险认识是否到位?做赊销业务有风险,有流程上的风险,也有债务人的风险。企业在业务一线,风险点理应搞得最清楚,而且得有一定的风险控制手段,这样才能增强保险公司的信心。如果对保险公司关心的风险点没有很好的认识,只是轻描淡写拍拍胸脯说“放心,肯定不会有风险”。越这样,保险公司可能越不敢接这个业务,毕竟,保险公司是风险管理机构,不是赌博机构。 没有信用保险还敢不敢做?如果抱着把风险押宝押在保险公司身上的想法,恐怕很容易碰壁。毕竟保险是保险,不是报销。好比一个人开车,告诉保险公司只有保险了才敢开,保险公司怎么可能会去接这种业务? 企业最大可以承受多大的风险?没有信用保险,如果出现国内贸易坏账,企业可以承受多大的损失,这个问题一定要想明白。不同企业风险承受能力不同,但有一点是肯定的,业务越分散,单一标的金额越小,风险也就越低。同样,分散的业务,可能更容易被保险公司接受,毕竟“大数法则”是保险的基础。 投保的心态也很重要。不能老想着赔回来多少投保才有意义,信用保险的本质是贸易促进,也就是通过这个工具扩大业务规模。也不能期望一下子可以达到像出口信用保险那样的承保力度,这里面有政策因素也有业务发展基础的因素。当然,随着国内贸易信用保险业务规模的增长,保险公司的承保力度可能也会逐步提高,这需要保险双方的良性互动。

免责声明:

本网转载内容均注明出处,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不良信息举报:0595-22686788][给福建轻工商会提意见][网站地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