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登记进口太阳能板产品 中企“很受伤”

网易新闻 2013-03-20 15:45:46   
近日,欧盟方面宣布对中国产太阳能电池和主要组件进行进口登记。目前,中欧光伏“双反”案尚未有定论,尽管国外媒体报道称,欧委会曾宣称此举与反倾销调查无关,但不少国内人士仍认为,进口产品登记制度将为中国光伏产品制造商打赢“双反”调查案蒙上阴影。 

    进口登记为“双反”调查服务 

    据美国彭博社报道称,欧盟已命令其海关对中国产光伏产品进行进口登记,这再次增加了欧盟将要对中国产太阳能产品征收“双反”税的威胁。 

    根据欧盟法律规定,该项计划并不需要通过成员国的一致授权就可实施。针对该消息,记者从英利绿色能源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英利)处获悉,从上个星期开始,该公司出口到欧盟的太阳能板及组件就已经开始在海关处进行备案登记。 

    另有消息称,欧盟此项计划早在上个月20日举行的成员国代表例会上就被提出并顺利通过。该计划的厉害之处在于,当备案开始后,若发现中国对欧盟出口的太阳能面板产品售价低于生产成本,欧委会即可对中国企业征收追溯性关税。 

    根据外媒报道,相关登记工作从3月6日开始,将持续9个月。发出“双反”调查申请的欧洲光伏制造商联盟对欧委会实行产品进口备案一事表示赞扬。该联盟主席Milan Nitzschke表示,他们希望此举能大大减少相关中国产品对欧盟国家的出口量。 

    实际上,从遭受“双反”调查至今,我们并没有减少对欧盟的出口,产品输出仍在继续,并且在未来,英利也不会放弃欧洲市场。英利公司的工作人员表示。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光伏企业向欧盟出售了约210亿欧元(约合268亿美元)的太阳能电池板和组件,占到中国对欧盟该类产品出口份额的约60%、对欧盟总出口的7%。此前,欧委会气候行动专员Connie Hedegaard的发言人Isaac Valero Ladron表示,此次欧委会的决定仅是对中国产太阳能电池板的情况进行登记,纯粹是正常调查过程中的一个行政性举措,并非是对当前进行的“双反”调查结果的预判。 

    不过,在采访中,英利方面还是将这一做法与“双反”调查联系起来。“毫无疑问,欧盟实行的进口光伏产品登记计划与此前发出的‘双反’调查紧密相连,案件结果究竟如何,我们目前正在等待中。”该公司法律部工作人员表示。 

    不存在政府补贴 

    根据相关规定,欧盟在发起“双反”立案调查后,会选择一个第三方对应诉方进行调查。鉴于公司相关产品在欧洲市场具有领先地位,英利成为首个接受调查的企业。对此,英利方面透露,2013年1月底至2月初,欧委会已经派出官员到总部进行实地调查,调查内容包罗万象。 

    接下来,国内光伏企业面对的不仅仅是复杂的调查项目、漫长的审查程序,还有欧委会极大的自由裁量权。 

    此前,作为反补贴调查申请方的欧洲太阳能企业联合组织称,由于中国政府的优惠政策,中国太阳能电池板制造商能获得非常低的银行贷款利率。如果这些贷款无法偿还,可能会被注销,或无限期延长,或由政府控制的实体埋单。该组织还表示,在出口补贴的帮助下,中国太阳能企业已经占据欧洲80%以上的市场份额,而一连串的欧洲太阳能企业,包括之前的领头羊Q-Cells公司,却已经申请破产。 

    然而,事实是,现阶段,中国国内各银行盈利意图明显,在放贷过程中一向谨慎,会在对企业进行各方面的考核后,才进行决策。尤其是上市公司每拿到一笔贷款,数额以及利率等在经审核的财务报表上都必须显示,一旦获得补贴很难不被察觉。 

    面对调查,不仅仅是英利,包括天合光能和无锡尚德等在内的大型光电企业一致认为,中国太阳能企业的成本优势在于较高的制造水平,能产生规模经济效应,而不是靠国家补贴。英利董事长苗连生曾发表公开声明称,从未获得政府任何非法补贴,2009~2011年,英利的加权平均利率为6.3%~7.1%,与正常的市场水平一致。 

    据悉,近日,欧盟委员会正式启动了对从中国进口的太阳能玻璃的反倾销调查。根据欧盟相关法规,欧盟委员会拟于9个月后对调查作出初裁,决定是否对涉案产品征收临时性反倾销税。新政策的叠加效应,无疑将给中国产品进入欧洲市场再加一道阀门。 

免责声明:

本网转载内容均注明出处,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不良信息举报:0595-22686788][给福建轻工商会提意见][网站地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