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日经贸关系到外国直接投资

东方早报 2010-09-06 16:19:55   
    近来,从中日经贸关系到外国对华直接投资,出现了一系列值得关注的新动向。

    首先是中国在国际货币市场上出手,间接造成日元升值,被外界怀疑是重商主义政策在汇率市场的进攻性行动。从公开数据看,北京购买日本资产已非一日。日本方面的数据显示,2010年头四个月,北京增持了62亿美元以日圆计价的国债,超出上一次中国创纪录地购入日本国债的2005年购买量的一倍。从某个角度看,日元走强使中国出口商品对日本同类商品增强了价格优势。如果未来数月北京继续增持日元,可能对中日本高科技企业的出口竞争产生影响。难怪有人指责,北京故意推高经济竞争对手的货币,根本原因是为帮助本国出口商品在全球市场保持具有竞争力的价格。

    理性地分析,重商主义考量在北京调整其外汇储备结构的过程中不可能是优先项,在高科技产品市场中压倒日本企业更不是中国决策层买入日本国债的主要动机。中国央行充其量只会注意尽量减少外汇储备调整对国际汇市波动的影响,减弱中国出口业遭到汇率损失的可能。

    其次,在华日本企业的劳资纠纷引发了新一轮针对中国的外国直接投资环境的非议。上周,日本外务大臣冈田克也因处理在华日企纠纷来到北京。冈田克也承认,由于中国市场具有很大吸引力,近期的问题不足以阻碍日本企业减少投资或从中国撤资。但他同时警告,除非中国使其商业规则更加透明且具有连贯性,其中包括处理劳资纠纷的法律框架,否则中国有可能失去外国投资。

    今年稍早,日本企业在中国的工厂出现了罢工,中断了当地生产,其中包括本田汽车和丰田汽车。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向来访的冈田克也表示,劳资纠纷是由这些工厂支付较低工资引起的,要求在华日企认真解决这一问题。日方则认为,由于中国缺乏全面规则,使外国投资者很难解决他们在中国面临的频繁发生的劳资纠纷和其他问题。而且,如果这些问题不断发生,势必对日本企业未来加大对华投资产生负面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日本的怨言并非个人意见。冈田克对投资环境的抱怨无非是响应了欧美企业相似的怨言。比如,中国欧盟商会就敦促中国政府采取措施让外资企业更好地进入中国市场。该商会主席Jacques de Boisseson表示,尽管中国经济快速增长,但监管壁垒依然制约着投资。两个月前,在与温家宝会面时,巴斯夫董事长和西门子首席执行官重申了外国公司对中国一些规定的批评。更早时,通用电气首席执行官批评,外国企业在中国做生意越来越难了。

    作为回应,温家宝强调,中国的对外开放政策是坚定不移的,并指出中国将继续接受越来越多的外资流入。新华社援引温家宝的话称,目前世界上有一种舆论:中国的投资环境变得不好了,“我认为这是不符合事实的”。

    应该看到,从中日经贸关系到外国直接投资,从货币汇率到工人薪酬,最近中国面临的批评自有其不客观、欠公允之处,但仍须认真对待。我们在整个市场经济环境中缺失的基础建设,包括法制建设、对政府干预的规范等,确需加快改进。这不是屈服于某个国家某家企业的意志,而是为整个中国经贸体系的进一步开放创造更好的条件,营造更适宜的环境。

免责声明:

本网转载内容均注明出处,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不良信息举报:0595-22686788][给福建轻工商会提意见][网站地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