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研究院支招出口玩企跨过化学安全门槛

一大把 2010-07-26 16:48:17   
    据《今日早报》报道近年来,我国产品因化学物质含量超标而被欧盟通报的批数占工业产品总通报批数的比例逐渐增加,2009年达到了38%,其中玩具产品占了大头。

    2009年8月,我省(浙江省)某进出口公司代理生产的一款玩具车出口芬兰时被退回。芬兰海关实验室在对该玩具车进行检测过程中发现:该产品构成了化学品危险,其邻苯二甲酸(2-乙基己基)、酯(DEHP)含量超过规定的0.1%上限。其中,在履带、轮胎上使用的黑色材料含有的DEHP占所有塑料材料总量的24%—27%。

    DEHP是邻苯二甲酸盐的一种,通常用作塑料制品的增塑剂,常用塑胶物品特别是儿童玩具中通常都可发现少量DEHP存在。国际癌症研究中心(IARC)将DEHP划分为第三类致癌物,认为其可促进肝癌和肾肿瘤发展。此外,DEHP还可能导致不育,对怀孕期或成长初期的胚胎影响很大。

    鉴于DEHP对人类健康存在危害,欧盟委员会颁布的2005/84/EC指令规定:在玩具和儿童保育用品中,当DEHP质量浓度超过被增塑材料的0.1%时,不得用作物质或配制品的组分;当玩具和儿童保育用品中含有的DEHP浓度超过0.1%时不得投放市场。

    该企业为何使用DEHP超标达270倍的不合格零部件来生产产品?通过与企业技术人员沟通后发现,对欧盟法规不熟悉是导致这一案件的主要原因。

    那么浙江省企业该如何应对日益严格的欧盟限用化学物质法规?浙江省标准化研究院建议:以标准作为零部件采购的主要依据,在产品出口前严把检测关,防止因退货给企业带来不必要的损失;提高产品设计人员的安全和环保意识,开发生产高品质产品,逐步淘汰低端产品,谨防不合格产品流向国外市场;通过国内TBT专业网站,尤其是“浙江省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信息服务平台”及时了解国外技术壁垒最新动态;对国外标准、法规有疑问时及时拨打“TBT应对110”热线,取得技术壁垒专业研究人员的帮助。

免责声明:

本网转载内容均注明出处,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不良信息举报:0595-22686788][给福建轻工商会提意见][网站地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