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应扶持出口企业发展

大通证券研发中心  2009-09-07 15:03:24   

    中国政府具有较强的宏观或区域性经济调控能力,我国具备较强的抵御风险的能力和政策经验。一是中国国有经济成分相对较高,政府可以调控国有企业在一定时期内承担更多的稳定国民经济发展的社会责任;二是中国政府在集中和分配全国性财力、协调区域性经济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引导社会投资方向等方面具有很强的调控能力和优势;三是作为工业化、城市化的后起之秀,中国有条件吸取西方发达国家在经济发展进程中的教训。我国稳定出口的政策措施已经显示效应,对外出口有望止跌企稳。

    1、推动结构调整过去那种粗放型的外贸发展方式难以为继,低科技含量、低附加值商品出口企业面临生存压力。随着劳动力成本、资金成本、能源和原材料成本的上升,持续地增加投入,维持高能耗、低效率的增长模式也不可持续。因此必须把着力点转移到经济结构转型、技术创新和微观企业管理制度创新等方面,这种增长概括为“熊彼特增长”。当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总量扩张来实现时,结构调整的贡献往往被忽略;结构失衡的矛盾也往往被掩盖,因而产业升级被搁置。低效率的产业继续占用社会资源;而且低水平重复建设,加剧企业的竞争,使之陷入高成本、低价格、薄利润的循环。在国际竞争中,产业升级滞后就会影响到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由于我们自主创新能力弱、自主品牌少,使许多产业在国际分工中处于末端。制造业产品中有130多种产品产量排世界第一。但中国制造业2007年平均的净利润率不到2%。如果仅仅是周期性调整,通过存货调整,短期内经济就能重返高增长的轨道;但如果是结构性调整,恐怕付出的时间将比较长。

    企业应优化商品结构,立足以质取胜和科技兴贸,扩大优势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加大对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产品的出口促进力度。优化市场结构,进一步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在稳定传统市场的同时,大力开拓成长性好、潜力大的新兴市场。优化贸易方式,继续发挥一般贸易对国内产业关联度高、带动力强的优势,积极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加快提升边境贸易在区域和次区域经济合作中的作用。中国东部地区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出口大户”正在加快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步伐。也可尝试开发一些适应国内需求的产品,大力开拓国内市场。

    2、扶植中小企业由于出口企业大多是中小企业,他们承担了大部分的就业,所以政策应该有意识地向中小企业倾斜,帮助这些企业转型升级,同时,在各项政策的出台和执行中,也应该考虑到中小企业的承受能力,建立更好的服务和扶助体系。进一步优化中小企业生产经营环境。认真梳理、协调落实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财税、金融政策,积极推进区域性和省级中小企业信用再担保机构的设立,推动金融部门建立完善对小企业信贷考核机制和建立多层次融资体系,努力积极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担保难。加快推进中小企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继续搞好中小企业服务平台建设。

    3、落实扶持出口政策还有空间为了稳定外需,国家再次上调部分高科技、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退税率。增加出口信用保险、融资担保和政策性贸易融资等官方支持手段的资金投入,尤其是加强对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支持力度,以更好地发挥比较优势的作用。另一方面,如果过分采取出口刺激政策,长期可能导致国内产能持续过剩,进而导致通货紧缩。

免责声明:

本网转载内容均注明出处,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不良信息举报:0595-22686788][给福建轻工商会提意见][网站地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