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销之路不平坦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09-07-29 15:17:41   

    一直以来,很多外贸企业的唯一根基就是海外订单,欧美经济形势大好的时候,外贸企业一句“我们的产品远销欧美日韩等几十个海外市场”流露出说不尽的骄傲。而这种单一型的企业经济结构在经济危机的威胁下,已经日益显露出其弊端,越来越多的外贸企业赔本经营甚至倒闭。“不求变就等死”,在应对外贸寒冬里,企业各显神通,而出口转内销成了很多出口企业的不二选择。

    两条腿走路更稳当

    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前,大多数外贸企业并不愿意做内贸。对他们来说,出口无论在结算、营销方面都要省心得多。国际金融危机逼迫外贸企业把目光瞄准了国内,转向了国内市场这一避风港,期望能为他们抵御风暴,寻找发展新机会。

    据了解,截至5月份,我国外贸出口已经是连续第7个月负增长,鼓励外贸企业出口转内销成为了国家商务部今年工作的重中之重。广交会、海博会、外贸大集等一系列展会告诉参展企业一个重要信息:国际市场需求萎缩对中国出口冲击仍在加剧,国内市场对外贸产品有着很大的需求,外贸企业必须要借助合作平台,拓展国内市场,改变单纯依靠出口的增长模式。

    商务部副部长姜增伟表示,出口企业要“两条腿走路”,要学会运用国内外两个市场。针对内地消费需求特点,开发能够满足内地市场需求的商品,将内地潜在的需求转化为现实的市场需求。

    来自浙江企业商会的一份资料显示,在2008年下半年,约有近五成的出口企业开始走内销路线。数据还显示,广东超过4.8万家加工贸易企业转型为三资企业,获得内销权。

    “事实上,从事外贸出口的制造企业,无论是生产设备,还是技术水平,都要比一般企业强。它们能生产出符合欧美市场严格要求的产品,那么也能生产出受中国老百姓欢迎的产品。从以前的单一外向型,转向充分利用好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将是金融危机影响下中国出口制造企业的主要出路。”一位资深外贸行业人士说。

    内销之路不平坦

    与外贸加工具有投入少、时间短、获利快的特点相比,做内销运作品牌则意味着投资大、风险高和见效慢。同时,随着产品同质化竞争加剧,许多外贸加工企业的老板在转向内销时往往无所适从。出口企业要成功转战内销市场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可以说,内销市场也是一个风起云涌,竞争非常激烈的海湾。

    专家认为,大规模的出口转内销短期内还难以完成。出口企业普遍反映和国内公司合作存在账期长、收款难、信用不能保证的问题;出口企业普遍规模偏小,无力创建自己的品牌,产品设计与国内需求还有距离;国内商家往往为了保证信誉和产品质量又偏好有品牌的产品。

    同时,擅长生产的外销企业,由于不需要开拓市场,往往没有建立销售渠道的经验,这也是他们开拓内销市场面临的最大问题。尤其在目前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如何通过各种复杂的渠道将产品提供给消费者,让不少外贸企业的内销之路变得不确定起来。

    对大量的中小型外贸企业来说,出口转内销还有一个最直接也最难过的门槛:补税。按照中国的税务政策,2002年前注册的纯外贸企业进口设备和料件都是免税的,但如果转成内销,首先需要补缴这些设备原料的增值税和关税,此外内销的产品本身也需要缴纳各种税费,对于许多资金已经非常紧张的外贸公司来说,这些费用是他们的无法承担之重。

免责声明:

本网转载内容均注明出处,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不良信息举报:0595-22686788][给福建轻工商会提意见][网站地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