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外经贸战略转型刻不容缓

南方日报 2007-12-05 9:23:36   
  

    广东外经贸战略转型刻不容缓  
  省外经贸厅长梁耀文认为应从六大方面入手,加快广东外经贸转型升级  
  
  “20多年来,广东抢抓国际产业转移和改革开放政策机遇,在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同时我们也必须清楚地看到,广东对外经济贸易发展环境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以往的粗放型增长模式已难以为继,单纯出口导向政策和思维、贸易结构、投资走向单一,在国际贸易的竞争中面临新的挑战。
  广东省外经贸厅厅长梁耀文在接受专访时如此表示。围绕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的要拓展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特别是报告中强调,要完善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等话题,梁耀文表达了他的深刻体会。  
  如何全面加快广东外经贸战略转型?结合十七大提出的要求和广东外经贸实际,针对当前外经贸领域的新情况、新问题,梁耀文将自己的体会概括为六大方面。  
  
  (一)贸易发展模式:加快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型
  
  ——贸易发展模式转变的前提,是全省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是整个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是我省已经取得的经济能力和人才储备。  
  
  入世6年来,广东对外贸易总额连上新台阶,去年全省进出口总额达到5272.1亿美元,令世界刮目相看。”但我们自己必须清楚,目前广东贸易发展方式基本上仍是粗放的。“
  数据显示,在当前我省进出口贸易中,加工贸易占65%左右,加工贸易中外商投资企业占80%;在外商投资企业的出口商品中,贴牌生产的产品占85%以上;在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中,外资投资企业占80.4%,凸现我省在产业链中仍处于低端。与此同时,虽然整个制造业在规模上占据优势,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的企业从全国来看占的比例较低,对外技术依存度高达50%,自主品牌产品出口不到10%,广东也相差无几。
  ”因此,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贸易发展方式,我们就没有出路。“梁耀文指出,从粗放型经济转向集约型经济,从粗放型贸易发展模式转向集约型贸易发展模式,是我省经济特别是外经贸经过一段高速发展时期后,必须做出的新的战略选择。  
  
  (二)制成品出口:加快从以低端为主体向以中高端为主体转型 
   
  ——”要像意大利服装、瑞士钟表一样,下功夫做品牌、做无形资产、做我省国际市场份额中的商品置换。“梁耀文认为,要从每一个产品、每一个产业做起,提高我省在国际产业分工中的地位和获利的比重,延长我省企业在全球供应链体系中的链条。 
   
  不少人认为,低端产品就是我们的传统产业和传统产品,实际上这是一个很大的误区。”传统产品并不等于低端商品。同样是服装,意大利服装价格是我们的几倍、十几倍;同样是种表,瑞士钟表价格在全球的高企已经数十年。“
  梁耀文同时指出,从低端工业制成品为主向中高端工业制成品为主转型,不是放弃我们好不容易培育发展起来的、有主导优势和比较优势的传统产业,如服装、鞋帽、家具、玩具等产业,而是提升这些产业创造高附加值产品的能力、研发设计能力、开拓国际市场通道的能力、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能力,从而创造我省产业的软实力、软资源和国际竞争力,创造更多的无形资产。  
  
  (三)加工贸易:加快从传统低端制造业向中高端制造业转型
  
  ——加工贸易是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发展中国家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一种很有效的方式。我省加工贸易的发展,顺应了这种国际分工的发展,抓住了机遇。但必须加快转型升级。一是要实现加工贸易产业和产品结构升级,提高加工贸易产品技术含量,提高关键零部件的加工制造能力;二是要优化加工贸易区域布局,引导加工贸易梯度转移,促进珠三角、山区和东西两翼产业布局的合理调整;三是要  
  
  引导加工贸易向产业链中高端发展,由单纯加工向设计、研发、品牌、服务等内容延伸。  
  ”加工贸易还会在一个长时间存在,而且放在国际产业分工趋势和中国基本国情的大环境下,其积极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如作为FDI的主要载体、带动就业、推动工业化进程等。“梁耀文表示,广东改革开放以来利用加工贸易抓住多次重大国际机遇,形成了轻工业、机电产业、IT产业等一系列优势产业。
  但目前的关键问题是,我省加工贸易中通过外商投资和国际产业转移建立的生产基地和生产环节,多数还属于中低技术、中低端产品,在价值链中获得的利益比较少。如何调整?梁耀文表示,要在加快提升我省传统产业的技术水平,继续保持广东在中低端产品或生产环节的主导优势基础上,通过技术创新和政策支持,促进加工贸易向中高端产品和生产环节延伸和发展。  
  
  (四)贸易政策导向:加快从以出口为主向贸易平衡转型
  
  ——在调整贸易政策导向中必须注意两个问题:一是应该通过扩大进口而不是压缩出口来解决贸易不平衡问题。对于已经获得的国际市场份额,决不能轻易放弃或收缩,这是我省经过20多年改革开放艰苦努力形成的世界贸易格局,来之不易,一旦失去再想再获得是不可能的;二是扩大加工贸易内销是目前解决贸易顺差过大的有效措施,也是扩大内需的有效措施。  
  
  以出口为主的贸易政策,成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尤其是广东实现工业化以及经济腾飞的重要推动力。“但当前对外经济贸易环境已经发生根本性变化,全省贸易顺差在去年达到766亿美元,占全国43.2%,今年1-10月仍占全国39%,已经成为对外贸易进一步良性发展的重大压力。”梁耀文说,我省多年形成的政策导向应适时进行调整,需要调整和转变只鼓励出口而轻进口的贸易政策体系,致力于贸易平衡。
  实际上,进口与出口是相互依存、互相促进的。从某种意义上看,出口的作用主要表现为扩大经济规模和带动就业,属于资源流出;进口的作用则主要表现在提高国民经济的内在素质和缓解国内资源不足,属于资源流入。
  “不过在调整贸易政策导向中必须注意,一是应该通过扩大进口而不是压缩出口来解决贸易不平衡问题;二是扩大加工贸易内销可以有效缓解顺差,也可以扩大内需。”  
  
  (五)贸易产业结构:加快从以货物贸易为主向提高服务贸易比重转型
  
  ——广东在今后一段时期,要大力抢抓服务外包加快发展的新机遇,创造条件积极承接新一轮服务业转移。 
   
  服务品是进入流通的无形商品,消耗所在国资源减少,对环境破坏少、市场风险少、产品附加值高。在当前世界服务贸易中,发达国家所占的比重高达75%,中国服务贸易却连年逆差,2004年逆差为97亿美元,2005年为94亿美元。我省服务贸易占贸易比例也比较低。为此,近几年我省加大吸引服务业投资,去年我省在吸收外商直接投资中服务业占24%,今年1-9月超过30%,连年上升,有效地带动了服务业的发展。
  早在上个世纪70年代后期,世界服务贸易增速就开始超过货物贸易增速,并带来巨大商机。据联合国贸发会议预测,2007年全球服务外包转移额将超过6000亿美元,2010年将超过1.2万亿美元。另外,我国入世以来开放了100多个服务贸易部门,也为广东大力发展服务贸易创造了更好的条件和基础。我省应抢抓机遇,推动服务贸易发展。  
  
  (六)投资走向:加快从单向“引进来”向“引进来”与“走出去”并重转型
  
  ——经济发展水平并不是决定对外投资的唯一因素,尤其是在当前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全球竞争演变为以跨国公司数量和国际范围内整合资源能力为主的竞争,应充分认识“走出去”对外投资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积极培育中国式跨国公司的发展,提高我省全球配置资源的能力。  
  
  长期以来主要依靠“引进来”的发展战略,令我省对外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如果长此下去,将会造成参与国际分工和全球资源配置的渠道单一、层次不高、领域不广。
  在我省经济和外贸规模不断扩大,国内国际市场联系日趋密切的新形势下,必须充分地利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只有加大力度“走出去”对外投资,才能转移国内有优势或过剩的生产能力、真正实现市场的多元化、产品原产地的多元化、缓解贸易顺差压力;只有加快“走出去”步伐,才能进一步拓展我省经济发展的空间,在新一轮国际分工中赢得主动权。
  虽然当前我国人均GDP刚刚超过2000美元,我省约为3500美元,按照传统的对外投资理论,还没有到大规模对外投资的发展阶段。但是,经济发展水平并不是决定对外投资的唯一因素,尤其是在当前经济全球化条件下,要积极通过“走出去”实现两个市场的统一、两种资源的协调。 

免责声明:

本网转载内容均注明出处,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不良信息举报:0595-22686788][给福建轻工商会提意见][网站地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