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制亟需改革 广交会何时打开市场化参展大门

中国商报  2007-04-19 8:58:34   
    日前,广交会副秘书长、新闻发言人,中国对外贸易中心副主任徐兵通报第101届广交会筹办情况时表示,第101届广交会将如期于2007年4月15日至30日在广州广交会琶洲展馆和流花路展馆同时分两期举行。本届广交会总展位数31682个。从本届正式更名为“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并增设进口展区。

    据介绍,尽管组委会历届都不断优化参展主体,改革新的摊位分配机制,但摊位问题仍旧是历届广交会最富有争议的话题之一。目前,广交会的“入场券”是外贸出口额不小于200万美元/年的企业,这样的准入门槛,虽然保证了参展企业的整体水平,却让那些规模较小的企业难以入内。

    据了解,广交会的展位分配主要有3种方式:保证性摊位,即由商务部指定给大公司、大企业;招展性展位,即由六大商会进行招商;分配性展位,即将展位分配权下放到省市,由其分配。来自商务部方面的统计表明,中国目前拥有外贸进出口经营权的企业有60多万家,而已获得广交会通行证的企业仅为12000多家,近50:1的巨大反差凸显出供需矛盾的严重失衡。

    中小企业很难申请到展位,究竟是广交会现有体制的缺陷,还是计划经济体制沿袭的分配制度难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窘迫?对此,有关经贸专家指出,广交会摊位问题,折射出广交会按照市场需求走市场化是大势所趋。

    门槛太高    

    近日,一位私营出口企业老板透露,进出口经营权放开后,自己几年前注册了一家进出口公司,搞橡胶用品出口,年均出口几百万美元,但却一直进不了广交会。“过去总是想通过正常途径申请广交会摊位,但太难了!没想到今年临近广交会了,竟有十多家中介公司主动打电话来问要不要摊位。”

    那么,一般企业要申请到展位究竟有多难呢?在广交会官方网站上记者了解到,无论申请何种展位,企业均应按所在行政区域或系统首先向相关交易团提出申请。按照第99届广交会起执行的《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分配性和招展性展位申请与安排标准》规定:广交会实行“省市组团、商会组馆、馆团结合、行业布展”的组展方式。

    企业参展必备:依法取得法人营业执照(有效期内),依法进行外贸经营者备案登记,并已办理进出口企业代码;上一年度广交会统计口径下的出口金额须达到广交会规定的参展商最低出口金额标准,具体按广交会《参展准入管理规定》执行;申请参展的商品符合广交会相关展区展品范围的要求等条件。

    “不可否认,这些标准在保证参展商质量水平一致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也显现出不少的弊端,最重要的是对中小企业设立了一道难以逾越的门槛。”有关专家指出,“特别是外贸体制改革后,大批私营企业搞起了出口业务,每届有十几万外商到会的广交会自然含金量很高,谁都想来‘淘金’。可即使是今年,广交会增加了上万个摊位,可分配摊位的渠道没变,摊位大多数还是掌握在原来那些人手里。实际上,拥有摊位的单位不一定能拥有直接创汇的能力,而拥有直接创汇能力的单位不一定能名正言顺地拥有摊位。”

    多家多年来的出口大户企业负责人表示,参加广交会的目的更多的是“展示企业形象,巩固外商友谊”。对他们而言,企业早已有成熟的出口渠道体系,并没指望在展会里找到更大的客户。但展会却是个很好的与老客户增进感情的舞台。一位多年从事服装进出口生意的老板指出,广交会也是一个展会,应当完全按照市场方式来运作。但现状是,有些人总以为自己高人一等,把摊位当作是一种赏赐,“吊起来卖”,结果自然引起已市场化了的企业的反感。另一个关键的原因是,现在企业的出口渠道、市场网络都已健全,参加广交会对拓展市场的意义并不不大。

    而那些遍地找出口渠道的中小企业,削尖脑袋要往外商多的地方钻,他们才是真正“展示与成交并重,注重信息交流”的主角。但限于各种壁垒,却申请不到摊位。

    “黑中介”屡禁不止

    广交会的展位“一票难求”已经持续了多年,展位资源求远远大于供的事实,使得展位中介市场十分活跃,黑中介更是屡禁不止,这从反面也反映出广交会市场化趋势的迫切需求。

    广交会年年强调交易团、商会(协会)在下达分配及招展展位时,要向参展企业明确只供企业自用,严禁转让或转租(卖)。凡属展位实际使用单位与展位楣板标明的参展单位或联营(供货)单位不一致,均视同违规转让或转租(卖)展位。包括:以非参展单位的名义对外签约;在展位内派发或展示非参展单位或非联营(供货)单位名称的名片、产品目录、展品或物品;以任何其他方式将展位转让、转授、分包、分租给非参展单位或联营(供货)单位的第三方使用;参展企业向联营(供货)单位收取超出正常展位费用的其他费用;其他违规转让或转租(卖)展位的行为。

    但登录搜索网站百度,输入关键词“广交会展位”,就能搜到大量的提供展位调剂服务的信息。一位此前从事多年“展位调剂”业务的张先生告诉记者,目前进行广交会展位炒卖的中介组织,不会少于200家。“2004年,有专门机构通过中国对外贸易中心设立的投诉电话,就了解到光广州就有70多家中介公司。这只是暴露出来的一小部分。”

    在网上轻易就能看到有转让展位的告示,“第101届广交会/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即将到来,如果您的企业想参加广交会而又申请不到展位,那请您及时联系我们。” “广州市锦鑫展览有限公司一如继往秉承多年多届调剂广交会展位的诚信原则,解决广交会展位求过于供的矛盾和未能正常分配展位企业的燃眉之急。摊位联营可以让你的企业参加广交会并上楣板、录入官方网站, 联营工作正在紧张进行之中,如贵司有意摊位联营,敬请来电或来函。” 像这样的信息很难让人不心动。

    广州市靖达贸易有限公司在电话中称:“一直以来,我公司以‘诚实、守信、共赢’为宗旨,企业利益在前,以企业为中心。通过一次广交会互相建立起长期合作关系,使企业不用为每年寻找广交会摊位而烦恼。”

    据了解,中介公司获得广交会展位,一般都是通过以下两种方式:其一,通过收购一些正规申请的展位,再高价转让出去;另一种方式,就是自己通过各种途径直接申请展位。

    “有市场,再加上利益使然。”专业人士总结出有这么多的中介公司在炒广交会的展位的根本原因。这位业内人士给记者算了笔账:通过正规途径,申请一个展位的费用在3万元左右。而倒手出去,一个展位的价格就直线上升。“目前算下来一个展位随便也能卖出10多万元。一年一个中介倒出去10个展位,就能净赚五六十万元。”而要倒卖10个展位太容易了。广交会一年两届(春季、秋季各一次),现在每届还分两期。一期平均只要能倒卖2.5个展位,就能实现上述目标。

    除了这些低买高卖的中介之外,还有一些“黑中介”,更是采取欺骗手段,自己手上本没有展位资源,却谎称能帮助客户“调剂”,骗取客户的保证金。“少则两三万元,多则五六万元。”

    应以市场需求为主导

    “广交会市场化的关键是应该越来越符合市场需求,实现有需求的企业进来,没有需求的企业出去。广交会就应该像红娘一样对买卖双方的需求了如指掌。”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商务部研究院副院长沈丹阳博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他指出,广交会改革不仅要往市场化方向、专业化方向发展,对自己的定位也应重新调整。广交会应该转变为一个以中小企业和新企业为主的展会平台。因为中小企业没有更好的途径去接触采购商获得订单,而广交会正可以成为他们冲刺国际市场的舞台。

    美国QVC集团中国区首席代表杨佩林表示,目前很多跨国采购集团都是通过本国进口商、代理商来进口中国产品,而直接从中国生产企业中采购所占比例很小。因此,他们参加广交会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与中国生产企业沟通,发展直接采购业务。因此,他非常希望可以借助广交会与更多的中国企业接触。

    对此,更多的中小企业主则表示了对进入广交会的渴望与无奈。他们认为,随着企业从事进出口门槛的不断降低,采购商越来越趋向于与生产企业直接对接。因此,广交会的进场门槛也应该降低,扶持更多销售渠道单一的中小企业。

    “一些企业实际上并不需要那么大的展位,却占据了过多的展位资源。”沈丹阳说。在沈丹阳看来,包括家电企业在内的很多企业都有自己专门的成交渠道,它们并不需要到广交会上来成交。早在2002年第92届广交会上,就有观察人士注意到国内多家家电巨头接连宣布退出该届广交会。较早主动退出广交会,正是因为这些家电企业经过多年积累,已建立起自己稳定的出口渠道,一些国际采购集团也已习惯了与企业直接接触。曾经靠广交会获得订单和积累客户资源的这些企业,如今已不再依赖广交会。

    这凸显了行政主导下的展会的不足之处。展位主要以指标的方式在各省(区、市)和行业之间进行分配,无法靠市场化手段进行调节。沈丹阳认为,广交会应该允许上述企业退出,把稀缺的展位资源腾出来让给更需要广交会的企业,包括轻工、小家电、机电等行业的企业,尤其是这些行业里的民营企业。要从根本上改变广交会展位严重供不应求的局面,需要打破现有的行政主导办展的模式,实现完全市场化运作,用市场手段来调节展位的分配。同时考虑到中国的特色,如政府相应地对中西部的企业给予扶持等。目前全国出口贸易总额中广东省占比例高达40%,沿海各省加起来占将近90%。个别西部省份全部出口额加起来,还不如沿海一家大型企业的出口额。 (刘加莹)

免责声明:

本网转载内容均注明出处,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不良信息举报:0595-22686788][给福建轻工商会提意见][网站地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