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报:小杯折射德化窑

中国商报 2007-02-05 8:34:35   
福建德化与江西景德镇、湖南醴陵并称中国古代三大瓷都,但在白瓷制作上却独有建树,堪称“中国白”。笔者所藏的德化窑白瓷及青花器有一二十件,但均为杯、盘等日用器皿。现选两枚明、清德化窑白瓷印花小杯讨教于方家、切磋瓷艺,与瓷友同好共赏。笔者以为,明、清德化窑白瓷的特征除公认者以外,主要有“三绝”:

一绝为小品呈大样。余所藏数十枚德化白瓷印花小杯为明、清两代所制(如图),右施奶黄色釉为明代,左施青白色釉为清代。明代小杯器型径宽粗矮,主纹饰为两组“双开光花卉纹”,口沿为三角形印纹,近底处为回形印纹;清代小杯器型瘦高,主纹饰为“鹿望日竹枝纹”,口沿为一道细线弦纹和一道连珠纹,近底处无纹。此类小杯均为径寸小品,经检测口径6.2厘米至7.2厘米,足径2.8厘米至3厘米,高3.1厘米至3.5厘米,应为饮酒茶兼用之小手杯,却有大碗大样之气度:撇口、缩颈、弧腹、圈足,收放一毫不差,瓷艺高超。

二绝为厚胎也透光。该类白瓷印花小杯,年代无论明、清,胎体无论厚、薄,迎光照视下均可见“壁薄足厚、壁透足黑,胎厚也透光”的效果,与其他窑口的同类器相比,极具玻璃相和透光性。据笔者考证,其胎体有全脱胎和半脱胎之别,明瓷多为半脱胎,清瓷多为“卵幕”全脱胎。考其制法为:薄胎修成后,先内面上釉,待釉干洁,再由外面修去胎骨(全修全脱,半修半脱),然后于外面上釉印花,雕刻纹饰而成。底足有胎,为手指捏制,呈圆弧形,无折角和刮削痕,很有地方制瓷特色。因此“脱胎”有“脱去胎质以釉成也”之说。德化瓷真品厚胎也透光,确为世间绝技,可能与瓷土釉料的成分特异有关。

三绝为蝇头题诗款。此类德化白瓷小杯,外壁均堆贴、印塑、雕刻有人物、动物、花卉、诗赋文句等图案纹饰及款铭,此类装饰技艺在历代古瓷中确属罕见。但由于书法系极精之楷篆,铭文款识细如蝇头,多数字迹不清。如图左的清代小杯上竖印有五字诗赋和一方小印章,但字小迹细釉厚,难以辨识。该杯的圈足内还凸印有反书的“正”字,不知何意,待后考。

免责声明:

本网转载内容均注明出处,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不良信息举报:0595-22686788][给福建轻工商会提意见][网站地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