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玩具出口“人道”问题成新的砝码

市场报 2006-12-25 9:24:49   
 日前,德国玩具工业协会宣布,他们将首次公布一份白名单,让消费者了解中国玩具厂商的工作环境未能达到国际标准,以便他们在购买玩具时三思而后行。
  在经历了有毒玩具、侵犯版权等一系列挫折后,圣诞节期间中国玩具出口德国又将迎来寒霜。日前,德国玩具工业协会对外宣布,据他们掌握的资料,中国很多玩具厂商的工作环境都未能达到国际标准。他们将首次公布一份白名单,让消费者了解中国玩具供应商的劳动保护状况,以便在购买玩具时三思而后行。

  德国玩具工业协会负责人布罗拜尔说,这样,为孩子购买玩具的消费者可以知道哪些公司是在不人道的情况下生产玩具。据了解,德国玩具工业协会这次公布的白名单将涉及400多家中国玩具企业。

  据德国玩具工业协会统计,2005年,德国玩具生产规模为11.2亿欧元,比前年下降8.9%。相反,进口却上升18.8%,其中来自中国的达17.91亿欧元,占市场的57.3%。

  《法兰克福汇报》却指出,中国厂家低廉的价格和优秀的质量令德国本土企业叫苦不迭。现在整个行业只剩下1.5万名员工,只相当于一家大工厂的员工数量。这两年,察普夫公司等著名玩具企业纷纷宣布停止在德国的生产。为了阻击中国玩具,德国玩具生产商和行业协会已经用尽了各种武器:材料有毒、设计不符合安全标准、盗版仿冒等等,近几年,攻击的矛头又对准了工人权益问题。前年,由于德国媒体对中国玩具商不人道生产条件的指责,甚至爆发了网上签名抗议活动。当年,德国从中国进口的玩具总额就下跌了12.9%。

  德国的华商认为,现在西方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除了设计和质量,越来越注重第三种价值,就是通常所说的精神价值。如果一件商品的生产过程不符合消费者的价值标准和道德取向,即使再物美价廉也很难被接受。

  前几年,美国《华盛顿邮报》曾在头版发表了一篇调查,称沃尔玛在发展中国家的一些供应商未能向工人支付法律规定的最低工资,不提供医疗健康保险,而且工作环境恶劣。因为沃尔玛通常是谁家的货便宜就向谁订购,因此厂方不得不采用各种方法压低工资成本。一些消费者看了报道后,纷纷拒买沃尔玛的商品,甚至有的小镇拒绝建立沃尔玛超市。这给沃尔玛造成了很大的损失。
 
  有专家认为,中国玩具企业应该以此为契机,彻底贯彻国际玩具协会的行为准则。“只有这样,才能得到消费者的青睐,才能进入跨国采购商的采购体系,才能让外国同行无错可挑。”

免责声明:

本网转载内容均注明出处,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不良信息举报:0595-22686788][给福建轻工商会提意见][网站地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