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艺术品投资收藏市场及问题分析
近几年来,国内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使投资收藏一直热度不减,这其中,陶瓷艺术品作为我国已传承数千年的一类收藏类别,更是受到人们的广泛青睐。陶瓷艺术品与一般艺术品不同的是,它在具有收藏价值的同时,还具有使用价值,或者说,过去传承数千年的陶瓷艺术品是基于使用基础上的收藏,是经前辈先人使用,而后人作为纪念物品收藏起来,然后流传下来的。这也就造成陶瓷工艺艺术品的收藏与自古以来就是作为鉴赏收藏的字画艺术品等的收藏有所不同,在陶瓷工艺艺术品品类及藏家在收藏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特别是当代陶瓷工艺艺术品,值得给予深入的探讨与研究。
一、如何认识当下陶瓷艺术品收藏市场及其底层结构
我们分析陶瓷艺术品的收藏,必须着眼于中国艺术品市场发展的大环境。对于中国艺术品市场大环境的认识,可以概括为四句话,即“发展快、关注度高、潜力大、问题多”。
关于市场发展过快,有一组数据可以说明。2009年,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的总成交额大概是220亿元左右,中国艺术品市场的总成交额不足1000亿元。2010年,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的总成交额达580亿元左右,市场总成交额近2000亿元。而到了2011年,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的总成交额已突破1000亿元,市场总成交额突破3600亿元。虽然进入2012年后,由于受大环境的影响,市场信心出现波动,但拍卖业的规模还近700亿元,市场总规模不低于上个年度。由此可以看出,中国艺术品市场发展的态势不仅明朗突显,而且非常可观。
关于中国艺术品市场高的关注度,主要体现在两方面:第一是参与及喜好人群的迅速提升。据不完全统计,2011年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参与及喜好人群已突破1亿人次。第二是,近年来,社会各界特别是新闻界参与广泛,不仅艺术专业类媒体关注,而且包括行业类以及综合类媒体,都将关注的目光和报道的重点投向了国内的艺术品市场。
关于中国艺术品市场潜力大,主要体现在,经世界有关金融研究机构推荐的数据初步估算,中国艺术品市场未来的潜在规模达7万多亿元。而2011年中国艺术品市场的总成交额只有3600亿元,7万多亿与3600亿这两组数字之间的差距,就是中国艺术品市场未来的发展潜力。
中国艺术品市场问题多可能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众所周知,中国艺术品市场近年来由于缺乏规范、秩序混乱所导致的失范及恶性事件不断,再加上“假拍、拍假”等现象层出不穷,一些艺术品市场的失范行为与艺术品市场恶性事件频发,可谓是屡禁不止,乱象丛生,问题聚合沉淀多且杂。
我们必须清楚的是,陶瓷工艺艺术品市场是中国艺术品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中国艺术品市场大环境下的陶瓷工艺艺术品市场也呈现同步演进的态势。所以,我们在分析陶瓷工艺艺术品市场发展的内在趋势时,就要仔细分析其市场的底层结构。只有把握了陶瓷工艺艺术品市场的底层结构,才能在投资的时候具有前瞻性,掌握主动权。那么,如何才能透过纷繁的陶瓷工艺艺术品市场的现象,认识其市场问题的本质?对此,我们拟从以下六个方面来进行阐释。
1.供求关系的结构,最大的问题是供求关系扭曲
我们知道,在市场的各种关系中,其最主要、最核心的是供求关系。目前,中国陶瓷工艺艺术品市场的供求关系匹配问题很大,仍呈现扭曲的现状。这主要体现为两点:第一是供给面过度市场化。由此导致陶瓷工艺品生产者多且杂,“名家”众多,陶瓷工艺品的数更是量多质杂,供给渠道无所不包,路径繁复,过度发展。但与此同时,有效的陶瓷工艺艺术品市场的供给却不充足,市场上,真正能够称之为陶瓷工艺艺术品的少而又少,拍卖市场上出现的高端陶瓷工艺艺术精品可谓凤毛麟角。第二是需求面市场化严重不足,大规模的潜在需求释放不出来。市场潜在需求实现路径少,因而难以转化为有效的需求。具体到陶瓷工艺艺术品市场,除了传统的拍卖及工作室产供销一条龙的销售之外,陶瓷工艺艺术品平台化交易及资本化等运作方式路径缺乏,渠道少之又少,致使有效需求难以得到释放。
2.交易体系的结构,最大的问题是发育滞后
中国艺术品市场传统的交易体系包括画廊、拍卖行、博览会、私下交易等。此外,新兴的交易模式还包括沙龙、网上交易、平台化交易,如文交所等新兴交易形式等。
目前,国内陶瓷工艺艺术品市场的交易模式主要是以作坊(少量的以工作室)为核心,与紫砂艺术品以工作室为核心的体系相比,陶瓷工艺艺术品市场体系的发育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种状况导致陶瓷工艺艺术品市场以“产、销”一体化的私下交易为主体,相关的一二级市场主体发育非常迟缓。特别是一级市场体系发育缺失,一级市场主体地位未能有效地确立。传统的陶瓷工艺艺术品交易市场体系的基本导向主要是以推广名家为主的市场体系,却并不利于名品陶瓷工艺艺术品市场的培育及有效的市场推广。事实上,陶瓷工艺艺术品市场既需要名家,也需要名品,因为只注重名家市场而不注重名品市场,不是一个完整的陶瓷工艺艺术品市场,市场的规范与秩序也难以建立。这些状况,也使得陶瓷工艺艺术品市场的健康发展面临重重阻碍,举步维艰。
3.定价机制及其体系的结构,最大的问题是动力机制不健康
定价机制的核心是价值决定价格,这是一条主线。当下陶瓷工艺艺术品市场价格的确立,并未有效反应其固有价值,价值、价格两者间的关联度不高,联系尚不紧密,更为严重的是,陶瓷工艺艺术品市场正在形成一种固化的倒逼机制。所谓倒逼机制,主要是指市场并非由价值决定价格,而是通过价格的提升来标示价值。通俗地讲,就是在市场过程中,谁的价格高谁的价值就大,类似谁的嗓门大谁就有理。于是,迫使许多艺术家不潜心于艺术,而是热衷于炒作,利用自身的名誉与声望的提高,人为地提高陶瓷工艺艺术品的价格,从而标示其陶瓷工艺艺术品的艺术价值。近年来,这类现象在国内很多陶瓷工艺艺术家及其运作团队中是屡见不鲜的。
此外,市场信息的不对称也非常值得注意。陶瓷工艺艺术品市场价值判断体系的严重滞后,导致大量“跟风”现象时有发生。一些艺术家通过媒体虚假包装、宣传自身及其陶瓷工艺艺术品,以迷惑收藏群体的价值判断。这种基于信息层面的不对称现象,对于陶瓷工艺艺术品市场的伤害是异常严重的。
4.退出机制及其体系的结构,最大的问题是发育不良
退出机制的培育与构建是陶瓷工艺艺术品市场发展的关键。由于陶瓷工艺艺术品交易成本相对高,尤其鉴定成本过高,导致其存在的共同特性便是流通性较差,变现能力较弱,退出成本居高不下,相当多的陶瓷工艺艺术品存留在市场的中间环节,导致陶瓷工艺艺术品市场基础不稳固。一旦出现“风吹草动”,陶瓷工艺艺术品市场的调整将会异常强烈。此外,由于陶瓷工艺艺术品市场基础薄弱,终端消费能力的不足,使得很多高端陶瓷工艺艺术品长期处于流通的中间环节,未能到达终端消费者手中。陶瓷工艺艺术品市场退出路径少、门槛高,除了工作室私下交易及少量的拍卖和展销活动外,其余交易模式严重缺失,大量收藏人士有碍于相关鉴定体系的不完善,对于陶瓷工艺艺术品收藏领域只得望而却步。
5.商品制度进化不完善,代工现象严重
众所周知,艺术品市场化的形成,主要经历了艺术品的鉴赏阶段、商品化阶段、资产化阶段与资产金融化阶段等几个发展阶段。与其他艺术品市场的发展演进趋势相仿,陶瓷工艺艺术品在商品化阶段存在诸多不完善的地方。主要体现在,商品经济制度注重公平交易,其核心是买卖双方的信息对称,以及交易标的物的货真价实,而这也是目前陶瓷工艺艺术品市场的缺失所在。陶瓷工艺艺术品市场信息不对称,制假、贩假等现象频发也是市场商品化制度不完善的直接后果。此外,代工现象成为陶瓷工艺艺术品市场最为严重的“公开破坏者”,它也成为陶瓷工艺艺术品市场研究中需要重点关注的一个问题。
6.市场支撑体系不足,陶瓷工艺艺术品资产化、金融化进展缓慢,市场空间拓展受限
市场支撑体系不足主要表现在陶瓷工艺艺术品鉴定、评估体系的缺失。陶瓷工艺艺术品领域的交易很多都是维持在靠经验支撑的点对点的交易模式上。平台化的公开、公正、公平的交易模式始终难以实现,交易体系的公信力难以建立,这致使陶瓷工艺艺术品市场中投资资本长期难以介入,从而导致陶瓷工艺艺术品市场投资规模的拓展受到严重限制,陶瓷工艺艺术品收藏投资潜在需求难以得到有效释放。所以,我们看到,在艺术品市场信心受到影响的时期,陶瓷工艺艺术品市场也会先期进入调整阶段,市场空间的进一步放大受到限制。
面对市场中存在的这些问题,我们如何来分析一个艺术家或是艺术品的价值呢?这就需要运用分析工具来分析。
二、陶瓷工艺艺术品收藏中应掌握的分析工具
1.影响当下陶瓷工艺艺术品市场价格的主要因素
在进行分析陶瓷工艺艺术品市场分析工具的时候,我们应先了解当下陶瓷工艺艺术品市场价格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针对一件陶瓷艺术品,除了市场保有量及实用功能的考量外,具体可以概括为六个主要方面:
(1)职称与称号
职称称号包括艺术家的专业职称和社会称谓。具体如国大师、省大师及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国家高级工艺美术师、(省、市级)工艺美术师等。通常情况下,不同的职称称号对应不同的市场价格
(2)社会认知
社会认知包括艺术家的社会活动能力及媒体宣传力,以及艺术家就职单位的社会影响力,俗语称“码头”等等,很多时候,高的社会认知会造就不同类型的市场明星。
(3)工艺及造型
这部分主要考察与工艺及造型相关的一些影响因素,概括地讲,这些影响因素主要分为以下五点:
材:即陶瓷艺术品的材质,如青瓷、白瓷、黄釉瓷、黑釉瓷等,也有按粗瓷、细瓷来划分的。由于不同材质所代表的器物颜色、形质、品质的不同,给收藏带来的直观影响与体验也是显而易见的。
型:即陶瓷工艺艺术品的造型。陶瓷工艺艺术品不同的造型类别,体现了作者不同的艺术修养及审美取向,对于不同艺术家艺术风格的传承和表现都有很好的区分作用。
工:即陶瓷工艺艺术品的做工。点、线、面是构成陶瓷工艺艺术品的基本元素,在其成型过程中,“起承转折、抑扬顿挫”,都是艺术品工艺上的美的呈现。
画:即陶瓷工艺艺术品的画工。鉴赏陶瓷工艺艺术品的画工,一是要鉴别题诗镌铭的作者。另一个则是欣赏书画、款式的内容、印款等的艺术品味。
体:即陶瓷工艺艺术品的体量。陶瓷工艺艺术品的价格计量比传统的中国画更为复杂。我们都知道,中国画是用平尺来计量的,简单明了,尺子一量即可。而陶瓷工艺艺术品大多用景德镇瓷器特有的计量单位“件”来计量,但是“件”又是个很模糊的体积单位,是个没有固定大小的尺寸,我们只能说,“件”大体积就大,“件”小体积就小。一般情况说这个陶瓷艺术品是多大的,都会用有多少“件”来表示。市场上就有明码标价说某某的陶瓷是多少钱一件的,然后这个陶瓷有多少件,乘出来就是具体的价格了。瓷器用“件”来计量,就多了一些不标准与不规范。因为,瓷器成型要经过烧制,不可控因素多,再加上品种繁多,器型复杂,又要考虑口径、底径、腹径、外高、内深、重量、容量等要素,无疑增加了计量难度。所以,体量在价格影响因素中要综合考量。
用:即陶瓷工艺艺术品的功用性。陶瓷工艺艺术品与其他艺术品的最大区别,还要看其实用性强的特点。虽然功用性在不断退缩,但还应是一个考虑因素。
(4)历史价值
历史价值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陶瓷工艺艺术品的历史,如一些古代陶瓷,或是近代名家的早期陶瓷,都对今人考察陶瓷工艺艺术品的历史沿革、风格演变等,起到很大的历史参考价值。二是陶瓷工艺艺术品呈现出的历史内涵与意义,包括题材的历史性等。
(5)市场潜力
市场潜力也是影响市场价格的一个重要因素,目前,市场往往会根据陶瓷艺术家的艺术发展状况来推定市场潜力的大小,并以此为根据判断其作品的增值状况与速度。
(6)购买偏好
同一件艺术品,不同的购买者在不同的条件与环境下,对于其价值的判断是有差异的。一些大的收藏家对于陶瓷工艺艺术品的喜好亦皆不同,其自身的喜好也逐渐成为影响市场价格的重要参考因素之一。
以上六个方面是对当下陶瓷工艺艺术品价格形成主要因素的阐释。此外,在关注艺术品价格的同时,更应关注其工艺性、文化性与艺术特点等。
2.影响当下陶瓷工艺艺术品市场价格的分析工具
对于陶瓷工艺艺术品价格的分析,需要运用正确的方法及工具,以便在收藏中建立与建构起正确的价值与价格分析体系和方法。
(1)价值构成分析法
陶瓷工艺艺术品的价值构成一般分为五个部分,第一个是物理价值,主要指陶瓷工艺艺术品的物理材质本身所具有的价值。第二是艺术价值,指一件作品的艺术审美价值,即体现在设计、工艺及技术进步层面上的价值。第三是文化价值,指作品所传达出的文化内涵、取向及相关文化精神与体验。第四是历史价值,指陶瓷工艺艺术品的年代背景所包含的社会历史价值与历史内涵价值。第五是市场价值,指陶瓷工艺艺术品在市场上的价值实现与影响程度。
在当下陶瓷工艺作品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难以在短期内得到提升的情况下,藏家更应该关注其文化价值的发现与发掘。
(2)价格形成分析法
一件陶瓷工艺艺术品价格的形成,必须依循这样一条主线,即从价值的发掘、发现到价值的管理,再到价值的实现这一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我们要关注四种价格:一是陶艺家的报价;二是陶艺店馆的成交价;第三是拍卖价;第四是博览会或社会交易的成交价。虽然我们无法用一个公式给出价格形成的方法,但综合以上四个方面的分析,是一种重要的判断分析方法。同时我们应重视价格形成的几个支撑系统:第一,在传统艺术品市场体系中,画廊是其价值发掘与发现的重要平台。陶瓷工艺艺术品一级市场主体建构的缺失仍然值得我们注意。我们既要重视陶瓷工艺艺术品市场的作坊(工作室)体系对名家市场的带动作用,积极推动“店(馆)+作坊(工作室)”的名家市场体系,也应积极发展“公司+作坊”的市场体系,进而推动精品名品市场体系。第二,要关注拍卖会在陶瓷工艺艺术品价格形成中所具有的透明化传递作用。第三,要注意博览会在陶瓷工艺作品价格形成中所具有的成交价格所带来的现场效应。
(3)价格形成机制分析法
陶瓷工艺艺术品价格形成机制主要分为四类。第一类是市场拉动机制。即陶瓷工艺艺术品价格的形成依靠市场运作、媒体宣传等效应的综合运用,从而不断提升其市场影响力与认知力。第二类是价值驱动机制。即陶瓷工艺艺术家是依靠学术地位来驱动市场的,有些艺术家虽然本身对市场的参与很少,但由于他的学术地位业已确立并不断提升,从而带动了其市场价格体系的形成。第三类是社会推动机制。即是利用社会认知来推动市场,很多艺术家会利用社会认知等手段来提升自身的知名度,进而推动其作品的价格就是这一类型。第四类是综合作用机制。即综合运用以上三种机制来推动市场。现实中的艺术家由于条件有限,资源能力不同,更多地不得不将市场拉动、价值驱动、社会推动进行综合运用,以期提升其陶瓷工艺艺术品的市场价格。最后这种机制是大量存在于市场中的。
作为收藏与投资者,我们应努力寻找并重点关注那些处于市场拉动与价值驱动平衡点上的陶瓷工艺艺术家,并时刻警惕单纯的市场拉动型的陶瓷工艺艺术家及其作品。
三、陶瓷工艺艺术品收藏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要成为陶瓷工艺艺术品价值的发现者,而不是价格的跟随者。最主要的是不要跟风冒进,更不能依靠“耳朵”去收藏。跟风收藏多数不仅带有很强的盲目性,而且也减少了研究分析的乐趣。目前,我们应关注两个向度,即一是有品格的传承创新;二是到位的传承。为此,我们要有意识地关注那些具有个性风貌、深厚文化底蕴及扎实的艺术水准的中青年艺术家,以及那些没有职称或称号的传承地道的民间老艺人,他们的作品在很多时候更具鉴赏性和投资性。
(2)要关注陶瓷工艺艺术品的核心审美价值。陶瓷工艺艺术品的核心审美价值即是人与自然的亲近,正大祥和的文化审美理念和审美品质。很多时候,人们将陶瓷工艺艺术品当成为自然与文化的一个缩影,因而才有了陶瓷工艺艺术品与生活相融合的祥和境界。所以说,自然、品质、品格(正气)、祥和,就是陶瓷工艺艺术品最重要的一个审美取向。
(3)要充分认识陶瓷工艺艺术品的艺术特点、材料与工艺间的关系。陶瓷工艺艺术品的工艺性是其价值构建的关注焦点,其核心是在工具、烧制等技术手段不断革新的基础上,手工与科技的结合。绘画性及工艺性是其价值判断的基本取向。因此,一些工艺性不高的陶瓷工艺艺术品,其价值也会因此大打折扣。
(4)不要搞小圈子收藏,不要听故事。很多陶瓷工艺艺术品收藏投资者,花了很多钱,买到的陶瓷工艺作品都是某个固定圈子认定的“产物”。等到需要变现的时候,才发现多数都是艺术价值和市场价值不高的陶瓷工艺品,甚至很多都是赝品,造成不必要的投资损失。
(5)不要把在其他领域的成功经验和感觉直接带到陶瓷工艺艺术品的投资与收藏的过程中来。很多陶瓷工艺艺术品收藏投资者都是其他领域的专家或是成功人士,他们很容易将其自身在其他领域的已有的“判断力”带到陶瓷工艺艺术品的收藏投资过程中来,这样做的结果,往往由于对陶瓷工艺艺术品的了解不足,从而导致了收藏投资的失败和经济损失。此类情况在一些大企业家身上时有发生。
(6)面对问题要正视市场、了解市场、分析市场、研究市场,这样才能审视价值、发现价值,把握与时俱进的时代要求和不断变化的市场规律,在艺术家、经纪人(包括各种经营个人、机构、拍卖公司)、收藏家的互动态势中寻找机遇。首先我们要承认市场有规律,其次才是我们要认识并掌握规律,把握大势,这是陶瓷工艺艺术品投资的前提。
· 我四家会员企业通过欧盟日用陶瓷反倾销新出口商复审 | |||
· 废瓷100%再利用 ,景德镇国内首创废瓷回收新工 | |||
· 告别营业税,拥抱增值税新时代 | |||
--------------------------------------------------- | |||
· 美国税改后,世界会怎样? | |||
· 港口反垄断降低进出口物流成本 | |||
· 出货注意!法美俄等多国海关有新规定, | |||
--------------------------------------------------- | |||
· “一带一路”专利保护的新思考 | |||
· 阿根廷发布对华陶瓷卫生洁具反倾销初裁 | |||
· 欧盟日用陶瓷反倾销案期中复审公告 | |||
--------------------------------------------------- |
免责声明:
本网转载内容均注明出处,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不良信息举报:0595-22686788][给福建轻工商会提意见][网站地图]。
即时资讯 |
本月排行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