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玩具展观后感:上海玩具业风光不再
在前不久举行的第五届中国国际玩具展上,看到了两种耐人寻味的景象:曾经在中国玩具业和玩具市场上举足轻重的上海玩具业风光不再,除了个别企业还在叫卖长毛绒玩具和航模、车模外,上海玩具业作为一个整体产业已经不复存在了。
另一个景象是:在瑞士品牌中国总代理的深圳智美高磁性精品公司巨大展位上,矗立着一个巨型的伦敦地标“大笨钟”,它用磁性棒和塑料片搭建而成,十分逼真,像是玩具,也可以作为工艺品,观赏性和实用性都很高。但是,一问价格吓一跳,至少5万元!据介绍,去年他们还组装过一座更为雄伟的“金茂大厦”,其价格等同于一辆奥迪轿车。
玩具卖到奥迪价,我们从中能够看到什么?这就是核心竞争力的魅力。据了解,这种针对成年人,尤其以都市白领为目标的玩具已经在全球100多个国家销售。生产商自豪地比喻,已经销售的这种拼装玩具磁性棒连接起来可以从英国伦敦排到美国纽约。
核心竞争力有多种要素:独创性是第一位的,把磁性棒做拼接“骨架”来自于一位意大利设计师的灵感,它破解了庞大支架和精密性之间的难题,形形色色的“凯旋门”、“金字塔”、“摩天大楼”应运而生;多变性是吸引各式人丁的“魔棒”,这种玩具不但有现成的产品,也可以从网上下载各种自己喜欢的素材进行DIY,所以变化无穷;适应多种市场需求,它不仅有普及型的,也有适应高端客人的新型树脂材料和新颖图案的产品,因此能够打进世界各国市场,成为白领的“新宠物”。核心竞争力孕育在创新中走向世界。
上海玩具产业为何快速衰退?有人归咎于近年来上海劳动力成本的不断涨升。薄利和技术程度低的制造业难以生存,但瑞士的劳动力成本之高可以说在世界名列前茅,就是在那里却诞生出这种畅销的磁性棒玩具,靠什么?靠专利、靠卖点子、卖新意、卖技术,这就是瑞士人的核心竞争力。如果说,某些产业因为上海的劳动力成本因素而难以生存,但现在浙江、广东已经形成了庞大的玩具产业群,完全可以利用上海的市场信息和专业人才资源,进行嫁接、组合,优势互补,多搞些产品设计、产品研发、产品“包装”、产品推广的事务所。不过,从现实的情况看,无论在展馆中,还是在市场上,目前还很少能够找到令人眼睛一亮的上海玩具。产品的老化和产业衰退是同步的。最近,在广交会上,遇到一位外销员,问他生意如何,他坦言都是些新客户,泛泛接触而已。又问,为何不请老客户来?
他无奈地做了个“鬼脸”说,大家的产品都极为相似,把老客户请来,又怎能保证他不“跳槽”?再看香港贸发局的一个调查,我国的玩具99%是儿童玩具,成人玩具却是空白。于是,就出现了一边是产品雷同、产业雷同造成我们“千军万马挤独木桥”,恶拼价格;一边让国外产品进入我国市场“如入无人之境”。不敢请老客户和市场空白点问题的症结只有一个:缺乏核心竞争力!将视野再放宽一些,这样的情形绝非玩具业一家。上海正在成为会展之都,现在各类国际、国内的大展、名展纷至沓来,今年单上海举办的国际展就已经超过300个,会展业拉动上海经济持续增长的作用越来越明显。但在欣喜之余,我们也清楚地看到,其实在国际展览中的“富矿”中,有许多极具市场价值的信息、技术,还有一些触类旁通的“点子”都没有被“开掘”,甚至被大大地遗漏了。所以,上海的展览虽然越来越热闹,但由此衍生出的创新成果,进而培育起来的核心竞争力,则寥若晨星,这不能不令人倍感遗憾!
· 我四家会员企业通过欧盟日用陶瓷反倾销新出口商复审 | |||
· 废瓷100%再利用 ,景德镇国内首创废瓷回收新工 | |||
· 告别营业税,拥抱增值税新时代 | |||
--------------------------------------------------- | |||
· 美国税改后,世界会怎样? | |||
· 港口反垄断降低进出口物流成本 | |||
· 出货注意!法美俄等多国海关有新规定, | |||
--------------------------------------------------- | |||
· “一带一路”专利保护的新思考 | |||
· 阿根廷发布对华陶瓷卫生洁具反倾销初裁 | |||
· 欧盟日用陶瓷反倾销案期中复审公告 | |||
--------------------------------------------------- |
免责声明:
本网转载内容均注明出处,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不良信息举报:0595-22686788][给福建轻工商会提意见][网站地图]。
即时资讯 |
本月排行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