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协定中受益良多

中国日报 2011-05-25 16:56:30   
     商务部官员表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协定的实施让印尼及其包括能源以及农业等相关行业的贸易和投资都非常受益,印尼方面指责自贸区损害其相关产业利益的说法并要求修改相关协定的做法是没有道理的。

    就日前印尼境内最大的日报罗盘报(Kompas)责备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协定使得其五个主要行业的收益减少、失业增加的说法,商务部国际司处长蒋季青表示并不同意。

    “(销售和利润下滑的)问题应该归咎于其行业自身竞争力不足,而非是中国东盟自贸协定造成的影响,”蒋季青表示。

    这五个行业包括电子、家具、五金、机械和纺织品。

    另外,“对于印尼而言,自贸协定利大于弊,而且受益将是持续的,”蒋季青说道。

    2010年1月,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建立,印尼作为成员国之一,与中国和十个东盟国家之间将逐渐实现零关税,消除投资壁垒。 

    印尼对华出口从2006年的96.1亿美元增加到2010年的207.5亿美元,年增长率为21%,比同期东盟国家对华出口的增长率高出6个百分点。

    蒋季青表示,“非油气产品的出口大幅增加,” 2006年至2010年的年度增长率高达24%。

    印尼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包括焦炭,可可粉和棕榈油。这些非气产品已成为出口的主要来源。2010年,这些产品的出口达到141亿美元,中国也超过美国成为第二大非油气产品的进口国,仅次于日本。

    “中国将在一、两年内成为最大的进口国,”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学者赵玉敏说。

    中国对印尼的投资同样大幅增长。截至2010年末,1000多家企业在印尼的总投资额达到60亿美元,创造了30000个工作机会。投资领域主要在基础设施建设和能源方面。

    “印尼成为中国投资的一个主要对象,”蒋季青表示。

    商务部数据显示,2005年至2009年间,中国对印尼投资5.68亿美元,在十大东盟国家中位居第三位。

    但根据印尼数据显示,在印尼直接外商投资国家中中国只是位居第十三位。印尼副总统布迪约诺(Boediono)呼吁中国更多的去投资,尤其是投资其制造行业以帮助印尼加强行业竞争力。

    印尼政府的官员们也在很多场合下表示,印尼将加快铁路、公路、港口和电信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带动国家经济的发展。

    “印尼寄重望于中国,因为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多的外汇储备和强大的制造实力,可以提高印尼的基础设施和制造能力,”赵玉敏说道。

    “随着印尼投资环境的改善,诸如日益强盛的经济和有素质的劳动力,中国在印尼的投资不可能不会增长。”

    在温家宝总理最近访问印尼期间,中国宣布对印尼的出口卖方信贷在18亿美元的基础上,新增10亿美元,以促进在印尼的基础设施建设。

    较弱的竞争力

    印尼商界批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协定制止了印尼一些行业的发展,攫取了他们的收益,因此要求在自贸协定的框架下对具体条款作出修改。

    “这些埋怨没有道理。有些行业,比如纺织和轻工业,是其本身不具备竞争力。发生在他们身上的事情与自贸协定根本没有关系,”蒋季青表示。

    “改变自贸协定的条款是不可能的,因为这牵扯到其他多个东盟国家。”

    同时,印尼贸易部长冯慧兰(Marie Elka Pangestu)也于近日表示,讨论更改协定条款是不可能的,不过印尼政府将在某些具体的行业增加进口关税,当然这些对策对所有国家都通用的,包括中国。 

免责声明:

本网转载内容均注明出处,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不良信息举报:0595-22686788][给福建轻工商会提意见][网站地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