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退税率调整对纺织行业影响分析

中国经济时报 2007-10-10 9:12:20   
   2007年7月1日,国家开始调整出口退税率,调整了部分出口商品的出口退税率,同时增补加工贸易禁止类商品目录。这次出口退税和加工贸易税收政策调整属结构性调整,是国务院今年实施宏观调控政策采取的综合措施之一,主要目的是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外贸转变增长方式,推动进出口贸易均衡发展。从对纺织品出口退税率下调的出发点看,国家调整出口退税率主要基于以下三点考虑:优化产业结构、减少国际顺差、降低国家财政负担。
  1、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

  由于出口退税调整的是实际汇率,而升值将会调整名义汇率,在当前汇率稳步微调的形势下,下调出口退税率,将会直接增加被调整行业的出口成本,最直接的后果就是一些行业减少出口转为内销,另一些主要从事出口的低附加值企业将退出这个行业,从理论上讲,下调出口退税率对抑制过剩行业,淘汰落后产能,减少资源浪费和污染的作用会更加直接。

  根据近年来纺织主要子行业的经济运行监测数据显示。国内主要纺织子行业平均净利率在2%-5%左右,纺织全行业平均净利率仅为3.48%。2006年以来,受输欧美纺织品配额限制、原材料、劳动力价格、汇率上调等多方面因素影响,中国纺织品出口企业被成本上升等诸多问题所困扰。目前已经有很多订单滑落到巴基斯坦、印度、越南、柬埔寨等东南亚国家,行业净利率有所下降。

  由于出口总额中包括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而加工贸易不涉及退税问题,因此不受退税率下降的直接影响。目前纺织品服装出口总额中,一般贸易与加工贸易的比例约为70∶30。退税率降低2个百分点,通过测算可知,纺织品出口退税率下调2%,将使2006年纺织全行业净利率下调0.06%。从退税率下调对不同子行业的影响来看,化纤行业影响最大,净利率将因此下调0.21%,其次为麻纺行业,净利率将因此下调0.13%,其他行业净利率可能下调幅度在0.04%-0.07%左右。

  分析认为,纺织品出口退税率下调对行业影响的大小主要由以下几个因素决定:

  行业利润空间。行业利润空间越小,出口退税率下调影响越明显,两者相关度系数高达-70%。2006年化纤行业净利率仅为1.94%,2007年1-7月化纤行业净利率为2%,利润空间偏小使得行业抗风险能力偏低,政策面或宏观面的略微调整都使行业整体处于“风雨飘摇”之中。

  纺织品占出口比率。纺织品占出口产品的比率越高,出口退税率下调的影响越明显,两者相关度系数高达50%。根据行业数据显示,在全部出口的纺织服装产品中,纺织品占出口总额的38%,服装占62%。在纺织主要子行业中,麻制品中纺织品占比为100%,化纤制出口产品中,纺织品占比高达46.7%。针织制出口产品中仅有10.3%为纺织品,89.7%为服装。

  贸易竞争力。贸易竞争力系数?又称特化系数或出口竞争力系数?=?出口-进口?/进出口总额,它表明一个国家的某种产品在进出口贸易中的竞争力状况。商品的竞争力指数越接近100%,竞争力越强;反之,越接近-100%,则竞争力越弱。根据本网(编着注:“本网”为中国第一纺织网)数据显示,贸易竞争力越强,出口退税率下调对相关行业的影响越小,两者相关度系数高达-61.2%。我国丝制产品贸易竞争力系数高达90%,而毛制产品、化纤制产品贸易竞争力系数均低于平均水平,分别为70.0%和67.5%,麻制品竞争力系数仅为60.8%。

  综合以上三点来看,行业盈利能力越低,受出口退税率下调的影响越为明显;产品出口竞争力越低,对出口退税的依赖程度越大,出口退税率下调的不利影响在相应行业中的不利影响越为明显,出口退税率的调整对于不同行业的影响有明显的方向性,选择性。有利于淘汰部分落后产能、抑制过剩行业。

  2、减少国际顺差对人民币升值的影响

  目前,通过降低出口退税率的办法,间接减少贸易顺差、减少外汇储备增量被认为是缓解当前人民币承受的升值压力提供一个较有效的“减压阀”。

  根据专家测算,2005年一美元出口商品综合退税为0.4429元人民币,如果完全取消出口退税,相当于人民币兑美元升值0.4429元。照此估算,去年底,合理的汇率水平应该为7.7元/美元左右,这与目前的7.9908元/美元,相差只有2800多个基点,升值的空间也仅有3.69%左右。这与当前各主要国际金融机构预测的本年度人民币升值幅度的中间值3.5%相差无几,因此,理论上只需取消出口退税即可为人民币减除所有升值压力。

  纺织行业是我国巨额贸易顺差的主要创造者,去年我国纺织行业贸易顺差1292亿美元,占贸易总顺差的71%,今年第一季度纺织行业贸易顺差达272.8亿美元,占到总顺差的近60%。所以,出口退税调整中,纺织行业首当其冲。

  服装出口退税率本次从13%下调至11%,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副会长王宇表示,基于2006年的数据,出口退税下调1个百分点,行业利润将下降4.6%。实际上,由于我国纺织出口价格比国际市场同类产品低10%以上,出口产品利润微薄,产品价格涨一些,对外商仍有吸引力。

  另外,近年来,纺织品服装贸易顺差对外汇储备增量的贡献率呈现逐年递减的趋势。一方面,纺织品服装不再是扭转国内货物贸易的决定性因素,排除纺织品服装出口带来的顺差,我国货物贸易已经由逆差转为顺差。另一方面,小幅下调出口退税率对减逆差影响有限,由于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中,服装出口占总额比重更大,纺织品出口仅占38%,下调纺织品出口退税率对减顺差效果并不明显。

  3、为国家财政减压降负

  当前,我国增值税为共享税,中央与地方按照75%∶25%的比例分成,超基数部分,按1∶0.3的比例返还。退税统一从中央库款中退付。2005年及以后年度出口货物退增值税中应由地方财政负担的部分,由地方财政在年终专项上解中央财政。出口退税是财政收入的减项,出口退税率降低,财政收入增幅会高一点。

    当前我国每年出口退税额已使财政苦不堪言。据国家税务总局人士分析,“十五”期间,我国出口退税总额为11944.47亿元,同期,来自全部私营企业税收收入总额仅有7705.57亿元。如果不调整出口退税政策,随着我国贸易量不断增加,财政负担会越来越重。

  近年来,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同比持续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但占全国货物出口总额的比重却持续下降,由2001年的20%下降至2005年的15.42%,按照纺织品与服装出口比例为38∶62进行估算:2005年全国共出口退税3371.57亿元,货物出口总额为7620亿美元,纺织品出口总额为440亿美元,出口退税额粗略估计约为194.6亿元。2006年1-7月,纺织品出口总额同比增幅为18.65%,估计第四季度纺织品出口总额在130亿美元,若退税率维持13%,出口退税额约在57亿元,下调至11%,出口退税额将减少8.8亿元,按照年出口增长15%估算,2007年纺织品出口退税额减少至少30多亿元。

  下调出口退税率可以适当缓解财政负担,地方政府分担退税所带来的拖欠企业退税、异地采购造成的分配不均等问题仍不能完全得到解决。而且,一旦中央财政的收支状况与出口形势发生变化,出口退税政策可能又需要再调整。政策变换太频繁,就可能使地方政府产生一种心理预期,会使地方政府期望分担更低的比例,从而造成地方政府在支付出口退税款额时拖着不办。因此,需要逐步完善建立起更长期、稳定的出口退税机制。

  综合以上来看,纺织品出口退税率下调,对出口竞争力低,整体利润空间小的行业影响较大。在国家宏观调控力度加大,贷款难度加大、原材料、劳动力成本上涨的背景下,出口退税率下调2%,对抑制过剩行业固定资产投资、淘汰落后产能,减少资源浪费和污染都将有辅助作用;对降低国家财政压力也有一定的作用,但出口退税率调整并不是“万能解药”,多重目标集于一身,抵消了出口退税政策的实际效果。因此,要重新定位出口退税政策,让出口退税政策还原其本来面目。

  4、纺织企业在应对出口退税率下调方面的应对途径:

  (1)调整、优化出口结构,向下游要利润

  近年来,由于受人民币升值等因素影响,许多纺织企业利润越来越薄,一些企业经营者表示,尽管出口退税的政策作了调整,但今后出口生意还是要做的,关键是如何通过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附加值等方式,将政策调整带来的不利影响降至最低程度。如纺织品出口退税率下调,必须得加大成品出口,发挥高档产品的优势。

  (2)出口转内销,开拓内销市场的市场空间

  退税率下调后,纺织品出口企业调整营销策略。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看,国内衣着类消费远远落后与整体消费增幅。从成长空间上看,国内纺织品消费的巨大潜力值得期待。我国人均纤维消耗量从2000年的8.3公斤增加到2004年的14公斤,提高了68.67%,超过世界平均水平3.5公斤,2005年我国人均纤维消费可达15公斤,而发达国家人均纤维消费量达26.4公斤,因此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仍有很大的增长空间。更为重要的是,占中国总人口比重58%的农村居民,人均收入相当于城镇居民的1/3,而人均衣着消费仅相当于1/7。

  (3)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强国际议价能力

  在出口退税下调及国家宏观调控的调节下,一些小、散、乱以低附加值甚至搞恶性压价竞争的企业将逐步退出。有市场承受能力、赢利能力强的企业才会留下来。虽然说产业升级是个渐进的、艰难的过程,但不论从国内纺织行业发展现状来看还是留给纺织行业的发展空间来看,粗放型、耗用大量资源换来的行业发展模式已经越来越行不通。

  “十一五”期间,纺织行业已经将发展目标定位为结构的优化和调整,国家在企业投资方向上也给予不同的政策倾斜。其中纺织关键技术和成套设备研发、产业聚集地公共创新平台建设以及纺织服装自主品牌建设与推广将给予必要的扶持。

  纺织行业产品与技术研发、高新技术装备引进消化吸收、质量检测和标准制定、品牌建设与推广、信息提供和管理人才培训、现代物流和纺织行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等项目以及纺织企业到海外投资设厂可获得国家专项资金的扶持。

免责声明:

本网转载内容均注明出处,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不良信息举报:0595-22686788][给福建轻工商会提意见][网站地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