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展”遭遇“双降”显示全球外贸形势依然严峻

福建省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厅 2013-11-05 9:56:32   
    第114届广交会11月4日闭幕。作为中国外贸的“晴雨表”和“风向标”,大会公布的相关数据显示,全球市场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依然面临突出需求疲软压力,而部分新兴市场的“失速”态势则会更加明显。这对中国外贸持续稳定发展构成严峻挑战。

  广交会新闻发言人刘建军4日说,本届广交会累计出口成交1946.1亿元人民币(折合316.9亿美元),与第113届相比下降10.9%(扣除汇率波动因素),与第112届相比下降3%。这是广交会首次以“人民币(折合美元)”的计价方式公布成交额。

  “环比和同比都下降,表明世界经济的复苏仍是一个不确定和不稳定的过程,这对中国对外贸易的稳定和发展形成严峻挑战。”刘建军说。

  广交会迄今为止有近60年历史,已成为观察全球市场动向的重要窗口。统计显示,在过去20多天的会展期内,共有18.9万名境外采购商到会,和上届相比减少6.5%,但比第112届微增0.1%;而在本届广交会达成的成交订单中,3个月以内的短单占48.9%,3到6个月的中单占34.9%,而6个月以上的长单仅占16.2%。

  中国企业对此已有心理准备。参展的海尔集团电器产业有限公司中东非大区营销总监张庆福说,尽管企业今年前三季度出口保持了两位数的增长,但中国家电整体出口却遭遇下降态势,总的看来全球市场依然没有明确复苏迹象,“未来三到五年,对于中国外贸行业而言,都将是艰难转型期”。

  全球市场复苏步伐的不一致被参展企业和采购商视为需求疲软态势的主要成因。本届广交会统计数据显示,和对美国成交出现同比、环比分别增长11.8%和1.7%相比,中国参展企业对印度、巴西、俄罗斯和南非等“金砖国家”的成交额环比与同比分别大幅下降17.2%和12.2%;对东盟成交环比和同比分别下降3.6%和2.1%;对中东市场成交环比与同比也分别下降23.2%和15.5%。

  在这一复杂态势下,中国政府给予的强大扶持被视为稳定中国外贸乃至全球市场的强大保障。

  此外,电子商务的急速发展也被视为中国外贸产业带动全球市场复苏的一条重要途径。

  “从广交会电商平台访问情况来看,第114届广交会期间,平台页面总浏览量为538098次,比第113届增长22倍。这表明创新的贸易形式和手段,是应对当前外贸困局的一条重要出路。”刘建军说。

免责声明:

本网转载内容均注明出处,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不良信息举报:0595-22686788][给福建轻工商会提意见][网站地图]。

-----------------------------------------------------
-----------------------------------------------------